斯琴高娃:這是《大眾電影》的鄒建文大姐寫的。我總覺得她是比較實事求是的,但是過後就引起某些人的不喜歡,或者是反對吧。這也是正常的,沒關係。這篇文章的題目叫做《給高娃一點理解》。
田歌:30年前和30年後,人們對愛情的態度是有很大差距的。你那個時候還需要有個人來幫你寫這樣一篇文章。
斯琴高娃:我沒讓她幫我寫,我從來沒有這個毛病。因為這姐姐實在太理解我,太愛我了,所以她就是一定要特別用心地弄了這麼一篇文章。其實我覺得她不必寫這個,但是我能理解。
田歌:你們這一代人對愛情,還要向人們去解釋,今天不需要,我們可以大膽地展示自己的愛情生活,甚至還可以把自己的愛情作為炒作的很好的資源。這就是30年前後的一個巨大變化。
斯琴高娃自幼喪父,母親帶著他們姐弟三人回到了故鄉寧城縣大城子鎮。姥姥、姥爺能歌善舞,耳濡目染斯琴高娃也充滿了表演的慾望,從此就懷抱了長大要做一名演員的願望。1963年,還是一名中學生的斯琴高娃,因“盅碗舞”的出色表演開始嶄露頭角。第二年她加入了內蒙古自治區業餘文藝匯演代表隊,並於同年參加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1965年,又被選入了內蒙古歌舞團。
斯琴高娃:我打小喜歡跳舞,喜歡唱歌。全國少數民族匯演之後,就留我們10個人作為內蒙古歌舞團的學員。一年之後轉正,那時候記得工資是18塊5。
田歌:18塊5,今天你打一趟車到這兒來都不夠了。
斯琴高娃:是啊。然後我們就劃分了,該唱歌的唱歌,該跳舞的跳舞。我就進了舞蹈隊。甭管有幸沒幸,很快就1966年“*”了。我也像小孩子一樣去打著旗子,跟著毛澤東思想宣傳隊,揹著揹包往延安走,也去長征。長征完了以後就開始搞大歌舞、朗誦劇、快板啊這些。用蒙漢兩種語言去朗誦,無比的興奮。“*”初期還在抓我們的學習,比如說學音樂,我是學打揚琴,每人都要會一門。還繼續上課,繼續練功:毯子功(京劇的一種基本功)、民族舞蹈、芭蕾,也學樣板戲,《白毛女》《紅色娘子軍》,我們都演過。後來,我就萌生了要學漢文的想法。
“十年浩劫”的到來並沒有阻止斯琴高娃前進的步伐,她依然堅定地朝著成為一個演員的理想,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沒有老師教漢文,她就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拿著新華字典一個字一個字、反覆地揣摩。這10年裡,多次的演出經驗,包括“上山下鄉”的經歷,也成為她寶貴的人生財富,為日後的演藝事業奠定了非常堅實的基礎。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斯琴高娃(3)
田歌:當時可能是不自覺的,但是今天使用的時候才意識到,那段時間的人生經歷讓你多了一分積澱,多了一些感悟,多了一點準備。
斯琴高娃:對我來講,人生是學無止境的。好像圓規,你想畫多大的圈,都是跟著軸走的。你的知識面同樣是這樣,越走,這個圈就畫得越大。你不學著去走遠走開闊的話,就絕對是一個井底之蛙。
田歌:當時你的那個軸是什麼?
斯琴高娃:渴望知識。我覺得我的婚姻也都這麼延續的,看見誰知識深厚,心裡就暗戀他了。
田歌:實際上都是因為你對知識的愛慕。那時候你是不是就已經想,要當一個好演員?
斯琴高娃:我沒有說一定要當好演員。我就想幹這一行!只要你讓我表演,我就高興。就是這樣。
1979年,斯琴高娃憑藉在《歸心似箭》中的出色表演,獲得了文化部優秀青年創作獎。她所飾演的東北抗戰婦女玉貞的形象,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斯琴高娃,這個來自內蒙古的女人,第一次走進了全國人民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