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英寸裝甲炮臺內響起,畢竟12英寸要塞炮是初速最快的火炮,在三聯炮塔齊射時,天地幾乎被炮焰耀的通紅,幾乎相隔不到3秒,155公厘要塞炮鳴響了,隨後依次是105公厘榴彈炮、二四式野戰炮……
而在要塞炮群、野戰炮群先後鳴響的時候,在3號國防要塞的中央指揮室內,用鋼筆在作戰日誌上記下了這一時刻:民國27年年6月2日下午2時17分35秒,中國陸軍炮兵第一次於實戰中實施同時彈著戰術……
數以千記的炮彈依次按照預定的時差飛出炮口,發出各種聲響不同的嘯聲朝著浪式衝擊的日軍飛去,在炮彈數百米直至十數公里之後,如雨點般的炮彈同時落在日軍進攻部隊和中間,鋼鐵彈丸內的高爆炸藥炸出一朵朵炫目的火花,將地面上的一切都化為粉末拋向空中形成了一股灰黑色的雲霧,瞬間,原本看似無可抵擋的浪濤就被黑色硝煙所籠罩。
數千枚高爆炮彈的鋼鐵破片向四周飛舞,一時間空氣中迅充滿了飛揚的灰色塵土和赤紅色金屬碎片,那些原本嚎叫著、吶喊著朝著防線衝鋒的日軍,甚至尚未及反應就被這如同死神之霧的混沌所吞噬,而在12英寸炮彈落後下位置,更是有許多士兵直接氣化在大口徑炮彈的烈焰鋼鐵構成的爆雲之中。
在那灰黑色的煙霧吞噬了進攻的日軍時,不僅後方等待從突破口擴大戰果的日軍官兵驚呆了,甚至就連同已方觀察哨內的校射軍官亦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他們從未曾想象過,炮擊的威力竟然如此之大,幾乎所有的炮彈都是在同一瞬間著地爆炸。
而就在敵我雙方的驚訝中,後方的炮手們並沒有停止炮擊,反而越幹越起勁的加大了炮擊的力度,炮擊的速度更快了,相比於第一次精心準備的同時彈著,這一次反倒有點兒“各自為戰”了。
“蛙式彈!”
在12公分迫擊炮陣地內,隨著炮長的一聲令下,一枚早已裝好引信的蛙式彈從炮口塞進炮管。
“噗!”
伴著並不算震耳的悶響,蛙式彈脫膛而出,朝著數公里外的敵軍飛去,根據最初的命令,在第一輪炮擊之後,迫擊炮即發射蛙式彈,以求最大限度的殺傷敵人。而實際上蛙跳彈就是“跳彈”,其與普通彈的區別就是它的引信更大,在引信部增加了一個拋射藥柱,當彈體著地時先引爆炸拋射藥,使榴彈長拋50…150公分再引爆炸藥,從而可以殺傷臥倒於地或躲避於彈坑中的敵人。
與先前的同時彈著炮擊不同,各團營連的12公分、82公厘、60公厘迫擊炮無不是以最大射速朝著日軍進攻部隊發著爆炸,傾刻間,在敵我雙方的戰壕內的官兵,都清楚的看到,在灰黑色的煙霧中,一個個炮彈不斷的近地爆炸,在黑色的硝煙之中不斷的傳出慘叫聲,空爆的炸彈幾乎沒有任何死角。
“八噶!”
在望遠彈中作為炮兵校射軍官的川口憤恨的罵了一聲,似乎從數十枚打偏的炮彈中看到了一種特殊的炮彈,準確的來說是特殊的爆炸,先是在地面上炸出一片並不猛烈的塵土,隨後突然凌空爆炸,這種爆炸是特殊的,是他從未見到的,有點像是榴霰彈,但卻又不盡相同,它可以準確的近地爆炸,雖說不明白這是什麼炮彈,但是炮兵的本能卻讓他意識到,這種炮彈對步兵而言無疑是致命的。
此時在這片被炮彈炸得坑窪不平的沙土地上。頻頻升起旋風似的炮彈爆炸的黑煙柱,而原本進攻的浪潮,在這時似乎停頓了,炮彈爆炸的黑色煙火不斷地摧殘著大地,榴霰彈片刺耳地尖叫,猶如傾盆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