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讓我搭這個順風車?
此時,孫富山顯得有些緊張,他在心裡考慮著種種可能的因素。
在路上,孫富山做的並不是專員做的那輛車,而在飯店裡,邀請他來用餐的專員什麼都沒說,也就嘮了兩句家常,聊了聊在這過得是否習慣,有什麼想法之類。有什麼想法?難道?一碗香噴噴的燴麵吃完後,管明棠用手帕擦下嘴唇,而後看著面前的孫富山說道。
“聽說,你反對大修水利工程?”
喝了口茶,管明棠道出了自己請孫富山過來的原因,在林縣時,管明棠便聽說了這個和他的頂頭上司有直接“觀念衝突”的孫富山,而衝突的根本就是——水利,縣長支援修,民政科長反對修。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嗯!”點點頭,孫富山不禁有些擔心,或許專區因為財政有限而無法負擔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設,但是並不意味著專員並不注重水利,誰不知道今年專區的大豐年,全是緣自於眼前這位的“遠見卓實”。
“為什麼?”
好奇的看著孫富山,管明棠倒是覺得有點意思,畢竟修渠從古至今都被認為是“清官的留名之政”可眼前這會卻在林縣那缺水的地方,反對修渠。
“修不起!”
簡單的三個字,從孫富山的嘴裡吐出後,接著又是一句話。
“就是能修起,也不一定要修!”
“哦?”
這下管明棠倒是真的好奇起來了。
“為什麼?”
“林縣只有四十來萬人,幾十萬畝地,一人也就一畝多地,即便是是修了渠,靠種地,老百姓也不見得能吃飽!”
孫富山看著專員,然後不無認真的說道。
“花一千萬修一條渠,還不如花一千萬辦廠,辦廠還有贏利,還可以再擴大,再投資,林縣就那麼些人,最多十年的功夫,工廠就能吸納差不多一大半的人,一個工人可以養活一家人,到時候,自然問題也就解決了,”
在這一點上,孫富山到是和管明棠不謀而和,實際上,在離開林縣時管明棠就給楊子泰佈置了一個任務一適當移民,向外移民,並在公司於專區投資的十幾家煤礦、鐵礦中抽出了五千個指標給林縣,而這些指標將用於安置最缺地區的百姓,幫助他們離開不再適合人類生活的環境。
移民,這是管明棠提出的解決林縣問題的辦法,至於林縣用水的問題,還是留給未來去解決吧,相比於現在用一千萬解決林縣的農田灌溉問題,無論是從實用還是現實的角度,管明棠都更傾向於把這筆錢投資於工業,然後適當的遷移出部分林縣的百姓,從而解決一部分人的吃飯問題。
“可,工廠也需要用水啊!吃飯也需要用水啊!”
管明棠適時的指出孫富山的這個方案中的不足之處。
“專員,林縣的水再缺,也夠炒菜吃飯的,只是種地要靠天,即便是現在把水渠修好了,水引進來了,幾十年後,人口增加到一百萬,到那時,一個人才幾分地,即便是年年大豐收,人也一樣餓肚皮,地少人多,靠地吃飯,總解決不了根本!”
在汽車的後座上,管明棠在一根接一根地燒著香菸,此時他的腦海中依然迴響著孫富山的那句話。
“從春秋戰國,到現在,都幾千年了,還把眼睛盯在那一畝三分地上,能盯出來什麼?”
無論如何,管明棠都沒有想到,孫富山會講出這麼一番話,而更為重要的是,他直接道出了一個極為現實的問題一一即便是現在解決了,將來依然要面對同樣的問題。
就像現在的專區一樣,透過灌溉系統的建立,使得今年專區百姓收入激增,而隨著小麥以及棉花良種的推廣,農村家庭收入將普遍增加數倍,看似穩妥的解決,但隨著人口的增漲,未來依然需要面臨一系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