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候,他就無數次的想過這樣會怎麼做,這麼又可能會如何。而回到了香港,看到一些事之後,他又很自然地產生了許多許多地聯想。
從這次香港電影金像獎的事情,他想到了壟斷,而對於壟斷地好於壞,他也開始發自內心的深思起來。
不可否認,任何事情都有好跟壞,壟斷,也就跟**差不多,至少說明在這個地區這個領域中,唐歡說的話,絕對是說一不二。這樣一來,無疑跟唐歡產業鏈有關的產業,自然會得到優先發展,而其他小的電影公司,是絕對無法跟唐歡打造的這個龐大產業鏈相抗爭的。
那麼這樣到底好還是不好呢,唐歡說不上來,至少他知道,如果還是按照原來歷史,是那種市場自由化的話,那麼香港電影在這八十年代期間,火爆程度是不可阻擋的,而九十年代之後,香港電影就迅速衰落,而色情電影也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抬頭。
是什麼造成了這一切?那自然是香港電影盲目追求短期商業化,利潤化的原因,因為香港電影不敢入好萊塢那樣,搞大投資,大策劃,至少在香港,在九十年代,沒有人敢如美國那樣,拿出上億的資金來砸一個《泰坦尼克號》。
或者可以說,這不是香港電影的原因,而是香港的投資方目光短淺,可是不管怎麼說,如果還是按照原來的軌跡,香港電影無疑會落後別人很多,畢竟自己是重生的人,有這預見性的眼光,而且目前還統一了香港電影的產業鏈,自己可以對香港電影做一個長期的規劃,就類似……對,類似改革開放期間講的計劃跟市場相結合。()
沒錯,如果是壟斷,唐歡可以對香港電影的發展做一個大的規劃,具體呢,可以少插手具體電影製作公司的事情,或者說,是要儘量扶持香港電影製作公司的發展。而自己呢,也要趁著香港電影發展良好的時候,每年拍那麼一兩部高成本高收入的大製作,如果這樣的情形能夠每年都獲得成功,那麼相信香港電影商業化,就會提前進入一個新的篇章。那麼,怎麼才能一直讓高成本電影獲得高收入呢?這個唐歡從來不擔心。因為經歷過後世地他已經感覺有點摸到了電影的本質。
什麼是電影?不過就是電影幕布上講故事,那麼什麼是商業電影,當然就是講人們愛聽的故事。
什麼樣的故事人們愛聽,或者說,什麼樣的商業電影能夠獲得成功呢?那自然是逃不脫人類的七情六慾,逃不脫畫面地美麗、音樂的動聽。無非就是給人一個無比享受的影音享受罷了。
就比如那個《英雄本色》,在唐歡現在看來,這部電影也就一般,至少他覺得這部影片,比後來的《暗戰》、《無間道》要差遠了。可在這個時代,這就是絕對成功。為啥,因為觀眾這時候還沒多少電影可以享受,對這些東西接受的還很貧乏,只要故事情節稍微煽情一點。畫面稍微火爆一點,或者音樂稍微動聽一點,很可能就可以取得成功了。
在後世,當香港電影開始沒落地時候,中國大陸的電影反而火爆起來,而那時候中國大陸的電影,每年賣座的。全部都是大片。而這些大片,都是大製作,大投入,然後就高回報。
其實很多事情就是這樣,誰敢第一個吃螃蟹,誰可能就會獲得最高的回報,就比如當年地泰坦尼克號,高額的投入,果然獲得高額的回報。因為大製作。就意味著畫面更精美、場面更宏大。甚至有時候光是欣賞這種大場面,就已經值得票價。故事本身,反而有時候可以忽略。
唐歡現在有資金,有公司,可以說要錢有錢,要人有人,需要的,只是唐歡做一個意向,或者說提供一個想法,然後只要他繼續投入資金,大製作電影就可以毫不費勁的製作出來,而這樣一來,也會帶動精品電影的產生,從而逐漸給這個電影產業,帶來一種更加商業化,模範化的新模式。
“這樣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