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副部說得過去,這次的人選可就廣為詬病了,滇南局座馬鋼光榮進京,擔此要職!
馬鋼資歷級別什麼的倒也說得過去,但為人詬病的是,這人橫看豎看都能力有限,實在拿不出什麼說得出來響噹噹的業績,但大家也就私下磨磨嘴皮子,都說黃正輝進京之前,馬鋼就已經鞍前馬後了,可謂是患難兄弟,後來每每黃正輝提一級,馬鋼也總能跟著提一級,雖無功勞,卻也沒出過事,調他進京,倒也在情理之中,不過這可是全國的基建工作主心骨啊,馬鋼你扛得住麼?(未完待續……)
610 負責人
除此之外,部裡還有一些行政上的調整,正式成立了資訊及自動化司,將自動化工作列為了常規工作,而非臨時專項辦公室。
再往下的調動,主要集中在華北方面,本來有些人認為牛大猛很有機會,但牛大猛十分清楚自己的斤兩,文化程度就到這裡了,造化已經是自己的極限,不太可能更進一步。如今在薊京是個人物就合計著如何跨過千山萬水揪住黃正輝的半根腿毛,牛大猛知道這事也輪不上自己,自己也沒那關係,就踏踏實實心裡乾淨地做工作。
果不其然,東北局的副局長風光來京上任,張逸夫先前沒聽過這人的名字,這人來了他也不在意,幹部們來來去去,他已經有些麻木了,兵來將擋,都是那個套路,自己也沒功夫跟人矯情了。
再往下一層,華北地區電廠內部幹部也進行了一些調動。
人各有志,冀北豐州塘峪基本確定劃撥給北漠公司了,這幾家電廠的幹部們無疑也有自己的想法,是想跟著發電企業走,還是踏踏實實留在電力部華北局體制內,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選擇。大概來看,冀北的人大多打算跟著發電企業走,張逸夫是這裡走出來的大哥,如今大哥牛逼了帶上自己出去混,將來少不了吃香喝辣,張逸夫儼然成為了冀北之榮,大家都相信北漠發電公司不會虧待冀北。
至於塘峪豐州兩家,不少幹部已經開始想辦法調動一下,他們對張逸夫總有些恐懼感,當年他對苗德林可沒半點手軟,對孔大為也沒怎麼客氣。
這片改革的試驗田,已經開始默默改善土質。
大約兩個月後。北漠發電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各種會開完過後,張逸夫率領公司第一批71名同志,入駐新辦公樓。
這個樓也是組織調配的,就在電力部北面幾百米的路口處,鄰著大街。位置不錯,從前屬於一家糧油單位,藉著這次的事情,已經基本沒什麼業務的糧油單位也併入了其它單位,在組織的精心調配下,一座樓就這麼騰挪給了北漠公司。
這樓本身挺漂亮的,也不小,八層樓,滿打滿算能容下三四百人辦公。可原先的糧油單位實在萎縮得厲害,一年年過來,70%的位置租了出去,有給其它單位的,有給個體的,底商什麼的也變成了餐館、小百貨之類的地方。
這些租賃合同未到期,另外周圍居民也已經依賴這些商戶,如果都給撤了。變成純粹的北漠公司辦公樓,估計張逸夫也得被罵幾年。
張逸夫也只得暫且如此。等合同期到了再聊,反正現在地方也夠用,容納個百來人辦公不成問題。
首屆公司領導班子並不華麗,除去總經理張逸夫與黨委書記林立正外,副職都是些職能性較強的幹部,管人的。管財務的,管常務的,分得很清楚,原先各個單位的人集中在一起,不一定都是精英。但至少有顆發展向上的心,認定了企業化改革能豐衣足食的心。
公司成立,常務平穩,北漠電廠建設問題,再次提上臺面。
之前的幾輪談判雖然已經作廢,但至少看清了敵我,在中方如此大規模的幹部調動過後,張逸夫重新掌舵,國外廠商的銷售代表們也真的慫了,或者死心了,這小子,槓不過,要麼就按他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