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員了。”
“很快,像陳延睿這種人會越來越多。我們要注意這一點。”
“沒關係,科電的班子主要是電科院的,不少人都是學會的會員。”
“我呢?我可以進學會麼?”
“這我不知道,但你是美國什麼學會的人吧?”
“是的,我是美國電子電機工程師學會。高階會員。”
“你可以放棄那個麼?”
“怎麼可能?那個學會比這個學會高階太多了。”華長青一副難以理解的表情。
“好吧……”方思綺嘆了口氣,這傢伙明明很明白,卻又堅持一些沒有意義的東西。
會議主持人是專委會的副主任,電科院的一位處長,高階工程師,他就此對著麥克風宣佈,關於恆電EPR…866A線路微機保護鑑定會,正式開始。
專案主研陳延睿開始介紹研發過程、技術創新、產品介紹……,大家邊看邊聽,就像賈巒松說的,這更像是一個釋出會。
“感謝電機工程學會,感謝各位領導同仁給予我們的信任,下面由我對產品進行基本的說明。”陳延睿首先衝臺下揮了揮手,“為了更直觀一些,辛苦我的同事將樣品送上臺。”
會場最後面的兩位技術員會意,就此抬起了866A的樣機,一路搬到臺上,緩緩放下。
這臺樣機大概相當於一臺20寸電視機的大小,由米色的金屬外殼包裝,正中央有一個不大的電子面板,顯示基本引數,旁邊有三個指示燈,下面有個小鍵盤,用於操作,對於見識過未來的張逸夫來說,它顯得太笨重,太落後了,既沒有小巧漂亮的外殼,也沒有清爽的人機互動介面。
但對於在場大多數人來說,它卻是如此精緻,難以想象這裡面是怎樣的晶片與軟體。
這個場景也是張逸夫刻意設計的,不要讓參會者會前看見樣機,不要一直講枯燥的資料,也不要一直對著試驗報告討論,要有這麼一個閃亮登場的儀式,要讓大家意識到這個產品的偉大。
“諸位,在談產品之前,我想簡單聊聊我國繼電保護髮展。”陳延睿完全不需要稿子,侃侃而談,“建國後,我國繼電保護學科從無到有,用了10年的時間學習,消化,吸收,掌握了這個學科,建立起了自己的隊伍。之後在主任委員李明和教授的帶領下,我國的繼電保護事業逐漸與國際接軌,裝置製造也逐漸跟上來,其中最重要的里程碑無疑是李明和教授與蘇南自動化研究院的合作,我們終於在80年代達成了真正的技術突破,結束了500KV線路保護依賴進口的時代。”
“而後在李明和教授的帶領下。我們在積體電路保護方向也接連告捷,完整的系列產品逐漸開始取代傳統電晶體產品,一代代的技術突破,使我國繼電保護節節攀升。”
“也就是大約十年前吧,我第一次聽說了微機保護這個東西,當時我還在北方電院。是一位學校出去交流的教授提起的,他說我們還在搞積體電路的時候,國外已經開始微機化了,我就問他什麼是微機保護,他解釋了很久我也沒法理解,最後我就記住了這麼一句話——特別複雜高效的積體電路,我們可以在晶片內進行邏輯判斷,而不是在電路上。”
“我當時就納悶,再複雜不也是積體電路麼?你出了兩年國。回來裝什麼大尾巴狼?”
聽聞此言,不少人都笑了起來,陳延睿用一種自嘲的方式,聊了聊自己當年的無知,誰又不是從無知過來的呢?計算機從無到有,剛出現在國內時可是相當高階的配置,只存在於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的專門機房裡,想上機必須申請、排隊、換白大褂。還要限制使用時間。再看現在,在場不少人工作都要圍繞著這個新鮮玩意兒。誰又能想到當年一個“特別複雜高效的電路”會成為現在乃至未來幾十年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