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蒙古部落的卓越領袖,達延汗不容片刻猶豫,立刻起身決定:"既然他們來了,那就較量一番,看看這些明軍究竟有何能耐。
我不信,僅僅一日之間,一萬人就被蕩然無存,其中必有蹊蹺。”
朱元璋在皇宮內,連日催促戶部與兵部全力運轉,以確保前線軍隊的補給充足。
同時,太子朱標掌管全國農務,使得整個朱厚照時代的明朝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
民間百姓感到政府更加親民,冤假錯案得以迅速糾正,大明民眾無不頌揚聖主。
然而,這些表面的祥和背後,卻是洪武皇帝朱元璋鐵腕下的肅清。
據統計,短短時間內,已有上百名官員因胡作非為或翫忽職守而喪命。
太祖的威嚴不容挑釁,經過他的整頓,大明國泰民安。
不久,前線傳來的捷報抵達京城,那名士兵帶著興奮的笑容,宣佈了一場大勝。
朱厚照審視著那份戰報,不以為然地將其拋在一旁:“區區萬餘胡虜,這點成就就沾沾自喜。”
“你們朱厚照那個紀元下的大明,未免也太過沉溺於安寧了啊。”
他沉聲道。
“太祖……自土木堡之恥後,我大明已七十載未嘗此等勝果。”
士兵神色緊張地回應道。
“好了,退下吧,轉告軍士們,依據戰功給予獎賞定會讓他們滿意。”
朱厚照揮揮手,繼續他的文書工作。
這時,朱標慢悠悠地走進來。看到朱標,朱厚照露出笑容:“標兒,何事。”
“父皇,孩兒依舊認為,您的鐵腕手段過於嚴峻。”
朱標直言,“近來文武官員惶恐不安,相互攻訐者甚眾。”
“有時僅因過往小嫌隙,便置人於水火之中。”
“父皇,殺伐可有,但不可濫殺。”
朱標的話語裡帶著一絲憂慮。
朱元璋微微嘆息:“確實,殺戮過多非吾所願。”
“然而,你看那些人,囂張至極。”
他回憶起孔明的警言,“廟堂之上,腐朽之人居高位;殿陛之間,禽獸般享受俸祿,狼心狗肺者充斥朝廷。”
“若不殺,又能如何。”
朱元璋顯得頗為無奈。
面對朱標的擔憂,朱元璋笑道:“罷了,標兒,你也是仁德之君。
此事我會考慮你的意見,儘量減少不必要的犧牲。”
朱標聞言,心中的石頭終於落地。
朱元璋深知自己的脾性,一旦失控,後果不堪設想。
即使天下士子如過江之鯽,也不能隨意委以重任,必須選賢任能。
“標兒,其實我也憂慮。”
他轉而道,“柏兒助我拓疆千里,大明威望日隆,但疆域擴大,治理之難何其繁複。”
“如今雖修煉仙道,但政務亦日益繁重。”
朱標聞言,卻反而笑了:“父皇,兒臣頭一次聽說,竟有皇帝嫌疆土太大。
若始皇帝聞之,怕是要與您論一番高下了。”
“他敢?他乃千古一帝,我豈能相提並論。”
朱元璋話語中帶著自信與驕傲。
"作為千秋偉業的開創者,我大明的土地比起秦朝更為遼闊,這是不爭的事實,"朱元璋微笑著道。
朱標對此話題並無興趣,只簡單道:"父皇,您該好好歇息了。”
"奏摺的事,明日再議也無妨。”
有了朱標的提醒,朱元璋放心地回寢宮安歇。
前線戰場上,朱厚照已數次與達延汗對峙,勝負交錯。
朱柏則旁觀全程,保持沉默,不加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