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地圖)
堂堂大遼國的歲幣竟然被人劫了,還是在遼國境內,這讓遼國如何能忍?
得知訊息的遼國邊軍守將,一邊派人火速將訊息送回上京,一邊通知附近的部落,並親帶著兵馬追擊。
第二天一早,休息了一夜的人馬剛剛吃過早飯,正準備繼續趕路,只聽一聲啼鳴響起,一頭草原雕俯衝而下,落在了陸誠肩膀上。
陸誠從鳥腿上取下一個竹筒,開啟之後,從中取出一個紙條,只見上面寫著:追兵將至,距離十里,騎兵三千。
陸誠看完紙條,招呼了一聲,一千二百騎兵立刻集合,等待著陸誠下令。
“弟兄們,那遼人怕我們回去的車馬不夠用,又跑來給我們送馬匹兵器來了。既然遼人這麼大方,我們也不能辜負了人家一番好意。魯達、史進,你二人率領步兵在此等候,看守物資。”
“是!”
“花榮、袁朗、楊志、呂方、龐萬春,你們隨我去接收遼人送過來的馬匹兵器。”
“屬下遵命!”
隨著陸誠一聲令下,千餘騎兵一起縱馬,跟隨著陸誠的腳步,朝著背後的追兵迎了上去。
為了避免暴露身份,陸誠昨天帶人搶劫歲幣的時候,就刻意換了一身裝扮和馬匹,兵器也從精鋼長槍換成了普通長槍。
當兩方騎兵對沖而來的時候,對面的遼兵並不知道衝在他們面前的,正是當初讓他們避之不及的殺神。
隨著雙方第一波箭雨過後,兩方人馬很快衝撞在一起,一千二對三千,看似兵力懸殊,但雙方一交手,陸誠與他手下的幾員大將就如幾柄尖刀,直接破開了遼軍的3000騎兵,將他們分成一個個小部分,再也無法聚集在一起。
草原上的騎兵對沖,帶頭衝鋒的猛將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能夠直接破開敵軍的陣型,將敵人分割開來,在不斷的來回切割,就可以快速的掌握戰場的主動權。
並且,前方猛將開路路,撕開敵人的防禦,後面跟著的騎兵就可以快速補刀收割人命,既能更快的有效殺傷敵人,也能大幅度避免己方傷亡。
除了陸誠本人,跟在他身後的幾人,也都是經過陸誠親手調教的一等一的猛將,衝鋒陷陣,所向披靡。
很快,一群猛將就憑著一往無前的勢頭兒,完全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殺的對方毫無還手之力,形成了一面倒的優勢。
刀槍碰撞聲,駿馬嘶鳴聲,傷兵的慘嚎聲,將士們奮勇殺敵的喊殺聲,各種聲音響成一片,塵土飛揚、血花飛濺,遍地都是鮮血和殘肢斷臂。
這場戰鬥並沒有持續多久,很快就從激烈的對戰演變成了一場追逐戰。
只不過,這一次被追逐的物件成了潰逃的遼兵。
當一切停歇,士兵們開始打掃戰場,史進帶著一群步兵趕過來幫忙。
經過戰後統計,這場戰鬥又繳獲了一千三百匹戰馬,兩千多件刀槍兵器,以及一些鎧甲物資。最終逃出去的遼兵不到千人。
在草原上,想要全殲大股的騎兵,也並沒有那麼多容易,除非用更多的騎兵去圍攻。
而陸誠手下,目前也只有在千餘騎兵,並且就兵員素質和訓練水平來說,也不如長期生活在馬背上的遼國騎兵。
不過,經此一戰之後,後續的遼國追兵一時之間也不敢輕易靠得太近,而是安心等待後續人馬的到來。
陸誠這邊打掃完戰場之後,就快速趕著馬匹與步兵會合,步兵迅速運送的物資,走小路過山區,進入大宋境內,騎兵則是繞過前去,從大宋邊軍防禦的薄弱點穿了過去,很快與步兵匯合。
當後續遼兵追上來的時候,已經失去了陸誠等人的蹤跡。
至此,遼國不僅失去了今年大宋送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