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子這種水果非常常見,平常大家都能吃得到,富含維生素c。最重要的是,你喜歡。”
林靜怡聞言,心中感動:“那就叫桔子吧。”
於是,在2003年初,一家名叫桔子的科技公司在金陵成立。
隨後,陸誠開始招兵買馬,網羅人才,組建原始班底。
在不差錢的情況下,陸誠很快就招攬到了一批優秀人才,其中有不少交大、南大、東大畢業的碩士博士。
其中有上交大畢業的鄒浩,程式設計技術相當夠用,而且還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架構師,算是陸誠目前手底下的技術骨幹。
有南大計算機碩士畢業的劉大勇、林依凡,東大畢業生張翰飛、張小白等。
這些人都是經過層層篩選,又由陸誠親自面試,考察了各方面能力之後,錄取進來的優秀人才,在計算機上都有相當的天賦。
除了技術人員,還有一個專業的市場營銷人才,龍軒。
公司建立之後,不需要員工們花費大量時間去搞開發,陸誠已經提前準備好了一些產品。
桔子科技的第一款產品,就是陸誠開發完善之後的中文智慧輸入法,取名“桔子輸入法”。
之所以用這個名字,也是為了宣傳“桔子”這個品牌,先透過一款輸入法,讓所有人知道有“桔子”這個品牌,以後在陸續推出其他軟硬體產品,讓“桔子”徹底火遍大江南北。
在員工們簽訂了保密協議、競業協議之後,陸誠給員工們展示了已經基本完善的“桔子輸入法”,讓他們先熟悉這款產品,併為將來產品的迭代、維護做好準備。
隨後,由市場部的負責人龍軒,開始做推廣。
為了更好的宣傳,陸誠先將這款輸入法在東大校園內做了試用推廣,很快便受到了許多師生的喜歡。
相比起學起來麻煩的五筆輸入法,和使用起來不方便的智慧Abc,這款類似於後來“搜狗輸入法”的輸入法,有更龐大的詞庫,會排列常用詞,使用起來更加便捷。
隨著桔子輸入法在東大推廣開來,也逐漸傳到了金陵的其他高校,透過各種同學推薦的方式,也很快傳到了更多的地方。
與此同時,有關桔子輸入法的一些廣告,也開始出現在各個網路平臺。
前後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試用版的桔子輸入法使用者量就超過了50萬,並且還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長。
在這年代,一款軟體能夠擁有50萬的使用者量,已經足夠引起很多人的注意。甚至已經有軟體公司聯絡桔子科技,提出想要收購這款輸入法。
就連盛大的陳老闆,也特意聯絡上了陸誠,提出想要收購這款輸入法,卻被陸誠拒絕。
兩個月後,桔子輸入法使用者量突破百萬,龍軒曾向陸誠提出,想要將輸入法改為收費模式,卻被陸誠拒絕。
陸誠開發這款輸入法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宣傳品牌,同時為其餘的產品提供一個廣告平臺。
因此,輸入法最初就被定為了免費軟體。
之後,桔子科技快速推出一款新的軟體,桔子翻譯。
此時,市場上廣泛流傳的翻譯軟體有“東方快車”、“金山詞霸”和“即時漢化專家”等,這些翻譯軟體大多分為優惠版,升級版,豪華版三個版本,價格一般也是二三十,七八十,一百多。
桔子翻譯軟體只分為兩個版本,基礎版和標準版。
但論起質量,桔子翻譯軟體的基礎版就已經超過了其他軟體的升級版,標準版更是遠超市場其他同類產品。
有輸入法平臺插入的廣告,桔子翻譯軟體也很快迎來了第一批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