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時,被她從妓院內尋得,安置在小院之內,那一日清淡可口的尋常人家飯食,比之前二十年歲月裡的金蓴玉粟亦來得可口數倍……那樣熨人心肺的溫度。
“辛夕,我總覺得岳父並不喜歡我?!”他低低嘆息,連月來的細心觀察,讓他確信這一事實。英田儒雅,輕易不動氣,但他的冷落卻是無聲無息的,就像,完全漠視這個人,漠視自己還有華徹這位東床嬌婿,若非避之不過,他從不輕易與他開口說話。
辛夕靜了一晌,方艱難開口:“小主子,其實英尚書不喜歡你,屬下想來,這事卻與小主子本身的品性或者與英將軍的感情並無多大幹系,而是小主子是右相大人的孫子這一層。”
華徹猛然轉頭,目中疑惑之色甚重:“這卻與祖母有甚干係?”
辛夕沉吟片刻,黯然道:“小主子有所不知。英尚書年輕之時,有兩位好友同他共赴科考,英尚書考了狀元,那二人一為榜眼一為探花,難為三人竟是至交好友。說起來,這三人俱是年少英才,更讓人羨慕的乃是這三人之間的情誼。凡人但沾官場,必是迷戀權勢,誣朋陷友的不在少數,但這三人俱都是一腔熱血為民請願,再無恂私結派之舉。朝中人稱三君子。這三君子在朝之時,更引起無數年少官員效仿,一時朝堂政事倒有清平之像。後來幾年,眼見著先帝越來越倚重這三人,右相大人便使人滅了其中一人全家三十餘口人,只有一稚齡小兒得以逃脫。另一家更被誣陷通敵賣國,親族一百五十二口人被誅殺,也只逃出了這官員一對子女。英尚書當時在刑部任職,痛失兩友,悲憤可想而知。他花了一年時間將這兩件案子查了個水落石出,但先帝被皇太夫與右相大人施壓,不得已才將這件案子壓下去。英尚書當日本欲棄官回家,但先帝再三挽留,許是他灰心喪志,便從刑部請調到了禮部,十幾年來便一直坐在這禮部尚書的位子上。他因博學多才,先帝數次想起調於他,可惜都被他婉言謝絕。後來,右相大人得到訊息,他尋到了那位稚齡小兒,帶回府中教養,視若親子,因著先帝所懾,右相大人遂息了斬草除根的念頭。你當這逃脫的稚齡小兒是誰?”
“是……是誰?”華徹只覺後背止不住的寒涼,整個人如直墜冰窟。假若尚書大人不喜他的人品行事,一切皆有改正的可能,但中間隔著淋淋血債,如何能改?
“便是英將軍的二姑爺,你見面尚稱一聲‘二哥’的夏公子。”辛夕一字一頓,似極為不願意回想這件往事:“且我聽說這英喬公子的未婚妻姓梅,當日三君子裡一位便姓夏,一位姓梅,這未婚妻怕是梅家那對逃脫的兄妹之中的妹妹。”
華徹駭然,只覺四顧茫然,整個人便如置身在冰天雪地的荒原,他雖竭力掙扎,曾經的家敗了,他以為那人世寒涼裡伸出的纖纖玉手,明眸璨然便是一把火種,將這冰冷軀體溫暖,而今方知,上天從來注重因果,天理昭彰,祖母種的惡因結成了今日他不得不吞下的苦果。當日送來的那些雪中炭便是今日刺入他心底的刀,一刀刀紮下去,外間看來,不過還是舊日的殼子,哪知道內裡已是一片寒意徹骨,千瘡百孔?
怨……
他從何怨起?
幼年之時,他也曾承歡膝下。那時揚起童稚笑顏之時,他從不知,慈藹的祖母手染無辜之人的鮮血,更有一與他同年的小兒痛失家園父母身之所倚,淪為孤兒!命運從來不可預知,若干年後,那小小孩童就生活在自己身邊,低眉淺笑之時,得他心心念唸的人深切關注與記掛……
……如今始想來,英田每日見著他,何嘗不是一種折磨?他在無措的痛楚與茫然之中方能體會這位岳丈的漠視……可惜已經晚了。
他已深陷泥淖。
辛夕一旁小心察顏觀色,目露不忍,隔著紗窗而去,卻見一人正披著紅色大氅,氅領與四圍皆鑲著白色狐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