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王發不如旦多才多藝,不能事鬼神。”
引文參見《尚書·金縢》。
幽冥:迷信說法指陰間,即人死後進入的世界。
【譯文】
周武王生病身體不安,周公請求天命願代武王去死,在同一。。地設三個壇,擺設璧玉手拿圭玉,這才向太王、王季、文王禱告。史官就宣讀禱辭為武王祈禱,禱辭說:“我柔順而巧能,多才多藝,能侍奉鬼神。你們的長孫某某不如我姬旦多才多藝,不能侍奉鬼神。”鬼神,說的是太王、王季、文王。如果死人沒有知覺,不能變成鬼神,周公是聖人,聖人說的話真實可信,那麼就反映了陰間的實情。反映了陰間的實情,那麼三王為鬼神,就很明白了。
【原文】
63·8曰:實人能神乎?不能神也。如神,宜知三王之心,不宜徒審其為鬼也。周公請命,史策告祝,祝畢辭已,不知三王所以與不,乃卜三龜,三龜皆吉,然後乃喜。能知三王有知為鬼,不能知三王許己與不,須卜三龜,乃知其實。定其為鬼,須有所問,然後知之。死人有知無知,與其許人不許人一實也。
【註釋】
據文義,此承上“聖人之言審”為文,“人”字上宜有“聖”字。
劉盼遂說,“所以”二字為“許己”之誤。下文“不能知三王許己與不”、“能知三王之必許己”可證。
卜三龜:指在三王(太王、王季、文王)的祭壇之前各置一龜,進行占卜。
【譯文】
回答說:實際上聖人能有這樣的神通嗎?不能有這樣的神通。如果有這樣的神通,應當事先知道三王的心意,不應當只明白三王變成了鬼。周公請求天命,史官宣讀禱辭,禱告完畢禱辭唸完,還不知道三王答不答應自己的請求,於是用三個龜甲進行占卜,三次龜卜都吉利,這才感到高興。能夠知道三王有知覺變成了鬼,不能夠知道三王答不答應自己的要求,必須用三個龜甲占卜,才能知道實情。肯定三王是鬼,必須透過卜問,然後才知道他們的心意,死人有知無知,和他們答不答應人的要求,實際上是一回事。
【原文】
63·9能知三王之必許己,則其謂三王為鬼,可信也;如不能知,謂三王為鬼,猶世俗之人也。與世俗同知,則死人之實未可定也。且周公之請命,用何得之?以至誠得之乎?以辭正得之也?如以至誠,則其請之說,精誠致鬼,不顧辭之是非也。董仲舒請雨之法,設土龍以感氣,夫土龍非實,不能致雨,仲舒用之致精誠,不顧物之偽真也。然則周公之請命,猶仲舒之請雨也,三王之非鬼,猶聚土之非龍也。
【註釋】
“請”下宜有“命”字,今脫。上文屢言周公請命可證。
【譯文】
能夠知道三王必定答應自己的請求,那麼他說三王是鬼,可以相信;如果不能知道,說三王是鬼,就和世俗之人一樣了。與世俗之人的見解相同,那麼死人的實情就不可肯定了。況且周公的請求天命,靠什麼達到目的的呢?是靠最大的誠意達到的呢?還是靠禱辭的正確達到的呢?如果是靠最大的誠意達到的,那麼他請求天命的禱辭,是向三王變的鬼表達了他最大的誠意,就不問禱辭的正確錯誤了。董仲舒祈求下雨的方法,是設定土龍用以感動雲雨之氣,土龍不是真實的龍,不能招來降雨,董仲舒用它來表達自己最大的誠意,就不問土龍的真假了。如此說來,那麼周公的請求天命,如同董仲舒祈求下雨一樣,三王不是鬼,如同堆的土龍不是龍一樣了。
【原文】
63·10晉荀偃伐齊,不卒事而還。癉疽生,瘍於頭,及著雍之地,病,目出,卒而視,不可含。範宣子浣而撫之曰:“事吳敢不如事主。”猶視。宣子睹其不瞑,以為恨其子吳也,人情所恨,莫不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