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但叛匪之所以畏首畏尾,完全是因為畏懼咱們背後的那一支平叛軍。可咱們的軍隊至今未到,這樣下去,青州呆起來一天比一天危險。不如今夜就趕回農莊,等二哥率大軍到達之後,咱們再來青州城找回場子不遲。”
“等等,”孟瑄搖首道,“再多等兩日,我有預感,咱們佈下的幾顆‘地雷’,這兩天裡就能引爆。”他身著一件挺括的暗青窄袖唐裝,坐在案後過目幾道情報竹簡。
孟瑛靜靜望了他一會兒,終於忍不住爆料說:“那一日你接到的信鴿,我也截住看了一回,是柏煬柏寫給你的,說什麼何當歸會來青州城尋你,讓你安心等著,不要亂跑,對吧?你不會是為了這個才滯留青州,陷自身於險地吧?”
孟瑄聞言眉頭輕蹙,不點頭不否認,只是認真地過目每一隻竹簡中卷著的青州勢力的分佈與動向情報,紙張在他的手下沙沙作響,時光在窗欞的光影間緩緩流動。
孟瑛知道,對他說何當歸的壞話也沒有用,於是從另一方面勸道:“說不定這就是一個計,那隻送信的白鴿,城裡尋常可見,而柏煬柏的信箋被雨水浸泡過,字型都花了,任誰都可以仿造。依我瞧,這極有可能是一個陷阱,是叛匪或第三方中的高明人物,為了把你拖在青州而專設的陷阱。”
不管他的分析有沒有道理,他都是在用一種猜測的可能性,當做事實鐵證來說,其實他也覺得自己是瞎猜瞎講,不過青州真的不適合再呆,退一步講,就算何當歸的人真的在城裡,不日要趕來相會,瑄弟也不能再多停留了,因為他的真實身份已然被叛匪拆穿,叛匪隨時有可能採取行動。犧牲一個何當歸,總比犧牲瑄弟這個三軍統帥要好吧。
孟瑄的面容波瀾不驚,不知是不是沒聽懂孟瑛的話外之意,還是靜靜看他的竹簡,彷彿在靜等著什麼喜事或好時機的降臨。
可是,他究竟在等什麼呢?自詡對弟弟非常瞭解的孟瑛也徹底看不懂了,為什麼孟瑄顯得這麼成竹在胸?他的自信緣何而來?聯想起這幾日的遭遇,孟瑛的心裡冒出了一個荒誕的猜想。
☆、第566章 叛匪動興龍陽
更新時間:2014…01…31
這幾日在青州城,孟瑄孟瑛他們的經歷不可謂不險,但每一次都能化險為夷,全賴孟瑄的“未卜先知”——無怪孟瑛這樣猜測,一次兩次三次八次,孟瑄都能準確地在危險降臨的前夕引著大夥兒避開危險,有時簡直把時機掐的分毫不差,不由讓人疑惑,他是不是提前知道?
但是,孟瑄過目的所有情報,孟瑛也沒少看過任何一樣,那些情報並不足以道出這些天機……而且第一次來青州的孟瑄還十分熟悉道路,這也是奇事一樁,這種種疑惑都埋於心底,讓孟瑛對這個素日熟悉的弟弟生出了些許敬畏心和信託心,覺得他是個最有辦法有底氣的人,既然他看上去這樣有把握,說不定是另有對策。
於是明知山有虎,還在虎山留宿,他們當夜仍宿在青州城。而且孟瑄孟瑛二人都不在分舵的隱秘宅院中住,反而跑到他們入城第一天住的樹傘客棧裡要了兩間房,連易容都免了,大搖大擺地華服入店,用膳後各自回房歇息。
這麼兩個鮮亮的靶子插在青州城,第一時間被叛匪的眼線偵知,可是報去給他們首領鄭反的時候,鄭反卻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十有八九是孟家二小將的詭計。可看著鮮美的肉擱在砧板上,要是不對這肉下手,鄭反自己不甘心,也無法對手下人交代。青州能不能順利從大明版圖上劃出去,成為他們的獨立王國,可就全看這幾日了。
權衡利弊之後,當夜四更,夜深人靜萬籟俱寂的時候,鄭反那一撥叛匪卻一個比一個精神,紛紛獻計,該趁孟家兄弟沒有防備的時候將之捕獲,與青州知府一同為質,既可以要求朝廷退兵,又可以跟平叛軍換糧食和兵器,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