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另外呢,還要增加染坊……對了,關口還是棉花要夠用……明年要全面改種棉花,要力推下去,整個京東路,都要種植棉花。
還有,應該向西京銀行借款,肥水不流外人田,有錢大家一起賺……不得不說,文彥博觀察了王寧安這麼久,算是把他的那點本事都學來了,連用金融扶持產業都會玩了,試問,王寧安還剩下什麼了不起的本事?
兒子說得對,就應該讓天下人看看,尤其是讓皇帝看看,我文彥博的本事!
……
老文信心滿滿,把王寧安和趙曙接到了濟州,因為是微服而來,也就沒有那麼多的禮數,趙曙歇了半天,就迫不及待到了棉紡工廠。
離著廠區老遠,就看到了濃煙滾滾,嗆得人直咳嗽。
沒法子,蒸汽時代就是如此,要用蒸汽機,不燒煤是不成的。
文彥博還饒有興趣,告訴趙曙,他們的工廠運轉起來,每個月要消耗50萬擔煤炭,這些煤炭都是從兗州煤礦運過來的。
光是煤炭一項,一年之內,就能給朝廷增加15萬貫的稅收,地方還能分到3萬貫過路費,另外又增加了2000煤礦工人。
文彥博是眉飛色舞,誇誇其談,還不時衝著王寧安呲牙一笑,那意思分明再說,小子,服氣了吧,知道老夫的厲害吧!
還真別說,文彥博能把棉紡工廠弄得這個程度,真是令王寧安大開眼界,他的確有些佩服老文了,是真的有能力。
趙曙欣欣然,參觀了紡織棉紗的車間。
當看到棉紗不斷流出,趙曙也是驚喜不已。
“師父,只怕這個工廠比上千織工還要厲害啊!”
“嗯!”王寧安點頭,“據臣所知,一個上千人的作坊,靠著收工織布,一年下來,最多也就織八千匹!”
趙曙大驚,“這麼算下來,平均一個織工,一年才能織出來8匹布?那可是夠辛苦的。”
“可不是!”
文彥博把話接過來,“陛下,一個熟練的織工,一天織六個時辰,也僅僅是三尺布啊,一年下來,累死累活,也織不到10匹布……我們賣給海外,一匹布在15貫到18貫之間,因為是黃金白銀結算,還能佔一點便宜,但是也不到20貫,其中光是織工的薪水就有4貫錢,原料至少2貫,印染1貫,給朝廷納稅4貫,扣除運費、織機、雜項……傳統的收工作坊,一匹布的利潤,只有3貫,如果是賣給大宋境內,只怕連一貫都沒有。”
趙曙聽完,連連點頭,上千織工的規模,一個作坊算下來,也僅有一兩萬貫的利潤,當然這不是個小數目,但是和想象中,日進斗金,完全不同……實際上多數的作坊,只有幾十個人,哪怕自家人跟著幹活,一年下來,淨賺也不會超過200貫。
“果然是民生艱難,商人也不容易。”趙曙好奇道:“文相公,那改用蒸汽織機呢,能提高多少?”
說到這裡,正好戳中文彥博的心思,老傢伙難掩喜色。
“陛下,臣剛剛說了,這樣一個工廠,一個月就能產6萬匹棉布,而工人,卻只要600人!”
趙曙大驚,換句話說,一個工人一個月就能產出100匹,頂得上手工作坊十個工人,一年的產量!
這未免也太嚇人了吧!
趙曙也跟著師父學了很多經濟學的常識,粗略算算,單是工人的生產效率,就提升了1000倍,當然考慮到蒸汽機的價格,還有廠房,煤炭等消耗,遠沒有這麼懸殊,但也相當可觀。
效率提升,帶來的是人力成本瘋狂下降,以往攤到每匹布,是4貫的人工費,現在呢,或許只有只有幾十文錢。
而且大規模出貨,運費又能節省很多,原料採購的費用也能降下來一些,換句話說,即便是每匹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