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隆基嘴角咧的跟趙四似的,一抽一抽頗有喜劇感,“等等。”
“嗯?有事?”
說話的是李隆基,至於李亨,此時已經癱軟的跟一灘爛泥一樣,連跪在地上也做不到了,只能渾身抽去了骨頭一樣的趴著,順便用兩隻恨不得把秦浩吃了的目光死死地盯著他,如果眼神能殺人的話,估計秦浩已經被李亨給一箭穿心了。
李隆基開口道:“你一開始,就是為了豫兒做的這一切?”
“是啊,這很明顯。”
李隆基沉默半天,終於還是忍不住問道:“為什麼。”
“為什麼?嗯。。。因為你太老了,江山放到你手裡會壞的,至於他,才能比你年輕時差了不少,這也罷了,關鍵是德行也不太行,你相信我,如果我不出手的話,你的結局要比現在差的多。”
“。。。。。你,能預見未來,對麼?”
“這個麼,一千年內的事還是能預料的到的。”
李隆基點了點頭,緩緩開口道:“朕知道,朕已經沒有年輕時的心氣兒了,傳位也不是不行,既然你覺得豫兒比亨兒合適,那想來一定有你的道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你看這樣如何,今日你回去以後什麼也不要做,剩下的交給朕來安排,否則如果是兵變上臺,對豫兒也是不利。”
“啥?你會這麼大方?”
“你為刀俎,朕為魚肉,朕雖然老了,但並沒有糊塗,既然你的目的是扶豫兒上位,朕便跟你合作一下又能如何?朕欲仿效先帝舊事,如何?畢竟是朕的親孫子,畢竟還是李家的江山,你要是不答應,朕便跟你魚死網破!”
秦浩又沉默了,雖然他跟李隆基一直不太對付,不過不得不說,這是個讓你不得不佩服的人,即使是現在了,他也依然可以準確的找準自己的位置,將彼此放到一個談判桌上來博弈。或許他現在平叛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了,但對政治,尤其是宮廷政治,依然擁有那可怕的智慧,不愧是歷史上唯一一個靠兩次政變上臺的皇帝。
李隆基說的先帝舊事,指的其實也就是李旦舊事而已,由李隆基自己親自安排傳位之事,親手把孫子扶上皇帝寶座,而他則仿效李旦,退位,但仍然稱朕,李豫則只能稱餘,四品以上人事大權依然握在李隆基手裡,並擁有隨時指正教導李豫的權利,而李豫則擁有政務的決策權。
這樣做固然限制了李豫的權利,但同時也能保證國家權利更好的移交,李豫幾乎可以完整的繼承李隆基手裡的一切,否則若是以流血政變的方式上臺的話,則很有可能會讓各地節度使甚至中央朝廷官員不服,更主要的是,李豫的心裡不會有太大的波動。
要知道今夜之事,李豫可以說是完全啥也不知道,如果按照秦浩的劇本走,一向孝順謙恭的李豫會怎麼想?萬一他死活不當這個皇帝怎麼辦,誰知道今夜之後對秦浩到底是感激還是憎恨?
如此一考慮,這李隆基的提議,還真可以說是利弊參半了。
秦浩低頭思索了一會兒,卻突然轉過頭對陳玄禮說道:“陳將軍,剛才你不是說願意領一百人去把楊國忠的腦袋送來麼?快去快去。”
“這。。。”陳玄禮已經傻了,剛剛的神轉折有點兒多,此時的他腦子基本上是處於一片空白的狀態,完全失去了思考的能力,見李隆基點頭,木愣愣的站起來就點了一百人走了。
李隆基很是心痛,楊國忠跟他的關係有點兒像和跟乾隆,知道這不是啥好玩意,但奸佞貼心啊!這時候殺了還真有點兒捨不得,不過他也知道這是談判的必要條件,否則如果他連楊國忠都不打算殺的話,那還叫什麼退位?
秦浩見李隆基點頭,心中的天平也果然開始動搖了,想了半天,這才開口道:“四品以上的任免權不能給你,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