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裡繞一圈,想來崇禎很樂意將他的人頭用石灰醃製一下作為收藏品收藏起來。
可是左良玉不愧是左良玉,伸出來的手停在半空怎麼也揮不下去,他在想。。。這回要如何放水,才能讓這些泥腿子跑了呢?這特麼難度似乎有點大也啊。
好吧,這幾萬人看著呢,這場面要是還能放水把高迎祥給放了,自己就等著凌遲吧,幾萬人擋不住幾千個鬼,還讓他們突圍出去,你左良玉是拿滿朝文武全都當三歲小孩兒了不成?
“先綁起來吧,明日本將上書朝廷,進京獻俘。”
當下,他手下計程車卒將高迎祥他們來了個五花大綁,因為獻俘麼,總要獻活的,於是又吩咐了夥兵趕緊煮一些白米粥,讓小兵們一口一口的給他們喂下去。
當天晚上,左良玉翻來覆去的睡不著覺,武將和文官不同,武將喜歡戰亂,天下大亂才是他們的出頭之日,可是如今,天下亂匪之首的高迎祥就在他的手上,只要這個人腦袋一落地,天下恐怕就要重歸太平了。
但是同樣的,高迎祥三個字赫赫的名頭,若是真放虎歸山,就算身邊一個人都剩不下,以他的威望本事和在各路反賊中的地位,也許用不上一年半載,他又能重新搞出一支鐵甲軍。
那麼,到底是特麼的放。。。。還是不放?
拋去人品不說,左良玉起碼還算是有一點做人的基本底線的,放虎歸山,一個高迎祥能攪和的大半個明朝都跟著動盪不安,不知要多少家庭妻離子散,多少的老百姓要受苦受難,但是不放。。。。沒有了仗打,自己不就是一個小小的河…南總兵麼?大明兩京一十三省,加上西邊和東北的幾個前線重鎮,和他同級的總兵少說也有三十幾個啊!難道又要回到那個戰戰兢兢泯然眾人甚至一個縣令都敢用手指著自己鼻子的日子當中去麼?
不!絕不!天下亂不亂,老百姓死不死,皇帝腦袋疼不疼,跟特麼老子有啥關係?
想到就做,左良玉叫來了自己的心腹,將自己的想法拿出來說了說,俗話說什麼樣的將,就帶什麼樣的兵,所有明末的軍隊中左良玉所部軍紀也好道德素質也罷,都是最差最差的,甚至於比李自成的軍隊都有過之而無不及,你還指望他們有什麼好鳥不成?
沒說的,就是幹!
“那,如何向朝廷解釋呢?”
“當然不能都放了,解開他們的繩子,讓他們突圍,咱們也別太假了,殺他們一半吧,讓高迎祥領上個千八百人跑了就是,敵人兇險狡猾,趁我不備半夜突圍,我頂多也就是個看守不嚴的罪名唄,到時候吃一頓瓜落也就是了,大不了停用我幾年,但只要這仗能繼續打下去,早晚不還是得重新啟用我?”
“大人,高!”
第二百零七章 有火燒於東南
左良玉是個武夫,但武夫並不代表沒腦子,他知道,只要放了高迎祥,朝廷不可能不對他產生懷疑。
不過左良玉自認為自己是有大志的,當個武夫並不是他的理想和目標,他希望自己可以當個軍閥,若是有機會的話,未必就不打算從軍閥再升一級。
而想要達到這樣的偉大目標,必然是要先天下大亂一下的,而只要高迎祥不死,相信這天下就永遠安靜不了。
至於抓了高迎祥立功?呵呵,姑且不說首功肯定是趙匡胤的跟自己沒什麼關係,就算是算在了自己的頭上又能如何?自己已經做到了總兵,這是武夫所能爬到的最高位置,賞無可賞封無可封,至於封爵?左良玉壓根就沒想過。
如此,左良玉終於決定鋌而走險,私放高迎祥!
首先派親信做了他們這群俘虜的守衛,偷偷的解了他們身上的繩子,又將東側大營調走大半,夜深人靜之時只要高迎祥他們這些人殺出去就好了,自己自然也會帶人假模假樣的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