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間”開始。
第187章 文化擴張
除夕夜子時一到,嘹亮的鐘聲響起,鞭炮聲禮炮聲響徹雲霄,色彩繽紛的煙花照亮了星空,新的一年拉開了序幕。新的一年,新的開始,這對萬磊來說,只不過是萬里長征的第二步。
從初一到初十,去軍隊給留駐的官兵拜年,來回路了上百公里地,各大小軍營必到。十一到十五,走訪百姓,與民同樂,特別是上元節那天,早上組織升旗儀式,公投表決出來的府旗——青天紅日旗第一次懸掛到城中心的廣場上,而府徽——鋼鐵長城萬里山河徽也高懸在世紀鐘的鐘樓上,各種以府旗府徽為藍本設計出來旗徽也同時在各黨政軍總部的門前,作為順天府獨立自強的象徵。
鐵鉉本來是不支援搞這些的,在他看來,這些什麼府旗府徽只是形式主義,沒有任何實際價值,只會引來朝廷的猜忌,還是少搞為好。不過萬磊知道:這種形式主義是必須的,就像是儒家所講的以禮治國一樣,定期舉行的升旗儀式就是一種凝聚人心的禮儀,以後只要旗幟不倒,人心就不散。
正月十八,第一次黨會開完之後,萬磊找到鐵鉉:“我想辦一份報紙,要找一個在明朝內比較有名的文人來當主筆,你可有合適的人選?”
“報紙?”鐵鉉一頭霧水,不知道萬磊又要玩什麼花樣。
“報紙相當於邸報,明朝不是有一個通政司專門把皇帝的起居、言行、上諭、朝旨、書詔、法令等,有官吏的任命、升遷、黜廢、獎懲等,有大臣和各地方官的奏摺等,也有少量偶發的社會新聞軼事等內容整理成冊,然後釋出給地方官員嗎?”
“哦,是有這麼一個機構。不過,邸報是傳達朝廷政策,解釋朝廷的律法,同時,刊登各地官員管理地方的經驗,以便全國各級官員相互學習。如果要辦這樣一份邸報,不應該用外人啊。”鐵鉉還是有疑惑。
“我要辦的這份報紙跟邸報並不相同,這份報紙不只是面向咱們順天府內部官員發行的。”萬磊說了一大通,其實目的只有一個,擴充套件順天府的文化影響力,籠絡人心,以增強認同感。
“原來如此,本官倒有一個人選,只是不知合不合適,明日請到府上一見。”鐵鉉知道萬磊一旦認定了一件事,那就是必須要辦的,所以也不多提反對意見。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兵家的至理名言,不過對於一個戰略家而言,這還是不夠的,所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兵馬未動,輿論先行才是王道。早在幾十年前的紅巾軍起義前,還搞過“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的老把戲呢,就連朱元璋搞北伐前,也要先發一通討元檄文,以正視聽。
當然,萬磊不像古人那麼迷信,而順天府勢力還很弱,不能明目張膽地打出標語立起旗幟,只能用辦期刊這種文化擴張法,即要儘量向世人展示順天府的文明與富強,又要儘量不惹來朝廷的敵對,這叫軟實力擴張。
由於這份期刊不只是在順天府內部發行,還要推廣到明朝境內,所以內容一定要簡單直白且是百姓喜聞樂見的。發行期刊的另一個目的是控制輿論,散播順天府重民生愛百姓的事實,並讓百姓看清皇帝的本質,以達到籠絡人心的作用。
當然,這種化開宣揚“民重君輕”的思想的期刊在明朝內部刊行,必定會引起論戰。對付那些忠心護主的狗腿子,還得用明朝那邊的文人來對抗他們,把他們徹底反駁倒,讓更多的人看清他們的真面目,再對他們進行口誅筆伐,這才能徹底地佔領輿論戰場,讓民重君輕的思想徹底地擊潰封建愚忠思想,讓百姓都知道,天下不是皇帝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誰能治理好天下,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才有資格當選為領袖。
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