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充滿異國情調的鬱金香,則是他們追逐的目標。
正是由於上流社會對鬱金香的追捧,擁有和種植這種花卉逐漸成為享有極高聲譽的象徵。一般達官顯貴家裡都擺有鬱金香,作為奢侈品向外人炫耀。一塊豪華的鬱金香貼片、一次用鬱金香加以裝點的聚會,甚至奢侈地裝飾著鬱金香的窗框,都成為昭示社會地位的手段。受到如此狂熱的追捧,鬱金香的價格不斷攀升,機敏的荷蘭投機商開始大量囤積鬱金香球莖以待價格上漲。囤積進一步抬高了鬱金香的價格,價格的不斷攀升又反過來助長了荷蘭人的投資熱情。
鬱金香引發的熱潮(2)
在17世紀初的法國,人們就已經為品種稀有的鬱金香開出了離譜的高價。據說在1608年,一名磨房主賣掉了自己的磨房,為的就是一隻罕見的鬱金香球莖。更有甚者竟然用價值3萬法郎的珠寶去換取一隻鬱金香球莖。在當時,巴黎的時尚女子上街,如果能戴上一朵鬱金香作為裝飾,便會覺得身價倍增。另據記載,巴黎的一位富家小姐出嫁時,所有的嫁妝竟然就是一株稀有品種的鬱金香球莖。
相比之下,樸實、認真的荷蘭人沒有巴黎人那麼時尚、浪漫。但人們的賭博和投機慾望是如此強烈,美麗迷人而又稀有的鬱金香不免成為他們獵取的物件。在輿論的鼓吹之下,人們對鬱金香的傾慕之情愈來愈濃,最後表現出一種病態的傾慕與熱忱。人們開始競相效仿,瘋狂地搶購鬱金香球莖。起初,球莖商人只是大量囤積以期價格上漲丟擲,隨著投機行為的發展,一大批投機者趁機大炒鬱金香。一時間,鬱金香迅速膨脹為虛幻的價值符號,令千萬人為之瘋狂。
在這一過程中,讓人不可思議的一幕幕在驚人地上演著。譬如在鬱金香培植過程中,經常會受到一種“花葉病”非致命病毒的侵襲。這種病毒使得鬱金香花瓣呈現出色彩對比非常鮮明的彩色條或“火焰”,荷蘭人極其珍視這些被稱之為“稀奇古怪”的受感染的球莖。“花葉病”非但沒有動搖人們的投資熱情,反而促使人們更瘋狂地投機,甚至不久之後,公眾一致的鑑別標準竟是“一個球莖越古怪其價格就越高”!
由此也可以看出,大多數鬱金香的購買者是毫無種植或觀賞意圖可言的,鬱金香只是他們眼中“低買高賣”這一遊戲的代名詞,他們甚至根本不再理會鬱金香為何物。
事實也正如他們所期望的那樣: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原本定價就很高的鬱金香獲得了高達20倍的增值機會。也就是說,只要你參與進來投機,假設投資1000美元,一個月後,像吹氣球一樣,你的投資就可以變成2萬美元!現在,你應該明白鬱金香是如何讓人不計代價、令人著迷、使人瘋狂的了吧!
球莖越是昂貴,視之為明智投資的人就越多。蘇格蘭歷史學家查爾斯·麥凱在其研究投機及脫離理智行為的經典著作《驚人的流行妄想*》中,對荷蘭的鬱金香投機狂潮做了十分貼切的描述:
1636年,由於鬱金香珍貴品種的需求量不斷增長,阿姆斯特丹、鹿特丹、萊頓、哈萊姆及其他一些城市的股票交易場所設定了定期的銷售市場。人們圍著小小的鬱金香球莖團團轉,一個個充滿了自信……如同其他的期貨交易一樣,許多人轉眼之間就成了鉅富,這成為投機參與者的正當理由,促使他們進一步買進……一切就像一隻懸掛著的金餌,誘惑著人們一個一個湧向鬱金香交易場所。那種情形,猶如蜜蜂圍著糖罐一般。
狂熱很快喚起了最廣泛的群眾階層對鬱金香貿易的興趣。據出版於1643年的《花朵的盛開和凋零》這本小冊子的記載,貴族、市民、農民、商人、海員、足球運動員、女傭,甚至連煙囪清掃工和老裁縫們,都沉醉在鬱金香的投機熱潮中,他們都希望不用工作就能儘快致富。所有人都幻想人們對鬱金香的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