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武帝頷首:&ldo;有時候這無心插柳,便是柳成蔭。&rdo;
元武帝在書局中坐了一會兒便是走了,江垣護送他回去,沈三稍稍鬆了口氣,可算是送走這尊大佛了。
蜜娘且是品味出江垣與沈三的態度,遲疑地問道:&ldo;阿耶,趙伯伯是什麼人?&rdo;
她本就只有十五歲,知道的事情也少,家中多有隱瞞,然她亦是有思慮的,多覺有不對。
沈三笑著摸了摸她的頭,&ldo;他是你長輩,日後敬重一些便是。&rdo;
蜜娘不是多言之人,見沈三不願多提,她便也不說。
隔了幾日,元武帝在早朝上便稱讚春芳歇此舉是利於天下貧寒讀書人,贊此是義舉。引得京中的書局也爭相模仿,但春芳歇這口碑也是打了出來。
不少人都暗自猜測元武帝這用意,又有人想難道元武帝這般喜愛那新科探花郎?如今誰人不知,這春芳歇的背後是新科探花郎家的。
本朝對商道頗為寬容,太祖開始便實行興商政策,亦是不拘束商家子弟科考,如今朝中亦是有些個商戶子弟,沈興淮雖不是商戶,沈三是舉人,是有功名的,但所行之事涉及商道,他在新科進士中本是有些尷尬的地位。
好在他為人和善,雖不至於處處容忍,但待人尊重,貧寒進士多喜與他交談。江垣帶他一道同京中貴族子弟打了幾場馬球後,京中貴族子弟也多會邀他一塊兒玩,沈興淮年輕時本就紈絝過一段時間,什麼沒玩過,會玩得也多,沒得貧寒子弟那般融不進,他如魚得水,遊刃有餘。
江垣也多有奇怪,亦是感慨這對父子當真是奇人,一個能讓皇帝同他稱兄道弟,一個能兩方吃得開,亦是難得。
沈家的翻新已經翻新到最後了,在年底之前應是能夠翻新好的,兩家人定的婚期是在明年的三月,翻新能這麼快,也全賴那幾位木匠每日加工加點的,再加上做工的人數也多,便是進度也快了很多,幾個院子各自有負責的人,一齊開動,便是快上了許多。
今年秋季,新科進士中不少都定下了親事,像鄭寬,被戶部尚書看中,嫁予了愛女,是嫡女,誰人不羨慕鄭寬能娶上這般大家嫡女,也是因此鄭寬入了些京城的圈子,但隱隱有些融不進去,不像沈興淮這般遊刃有餘,隱有排斥之感。
鄭寬亦是為努力擠進這個圈子而努力。
楊世傑回了一趟蘇州府,回來後,也定下了親事,他未能考入翰林院,補了禮部的一個空缺,亦是因準岳父的推舉,他定下的是戶部尚書的庶女,和鄭寬成了姻親。
楊世傑上門送請帖的時候,目不斜視,似是已經放下了蜜娘,沈興淮嘆息一聲,世傑向來是懂得選擇的人,如何是最好的他向來最清楚不過,在愛情和仕途上,永遠是仕途最重要的,他自小有大志,嚴格要求自我,便是為了做人上人,這種人,可為朋友,不可為丈夫。
沈家皆為他高興,詢問他可需要幫忙,楊世傑道:&ldo;年後我姆媽便會過來,到時候還望嬸嬸指點一番。&rdo;
江氏自是應下了,卻是在想那戶部尚書家的庶女能否同楊夫人好好相處,楊夫人疼愛兒子是村裡頭出了名的,又有些潑辣,那戶部尚書家的庶女不知是何潑辣的。
京城的冬日比蘇州府來得早,九月底就開始變涼了許多,家裡頭收到了蘇州府的來信,沈興志的媳婦又生了個閨女,沈家第四代的第二個閨女,取名玉娘。
第83章 083
家中的好訊息一個個地傳來,冬至在明年也要出嫁了,嫁給一個讀書人,是個秀才,是戶小地主家,算得上門當戶對,秋分今年生了一個男孩兒,何叔安抓捕了一名朝廷的逃犯,因身手好,被調去做新軍教頭。
恍惚間,還滿地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