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那就是不能影響甚至損害大汗國的根本利益,不能讓大汗國在南北大戰爆發前陷入更大被動。”
“中土人打安州的目的,正是要拿下東北,而拿下東北的目的,正是要在南北對峙中搶佔先機,讓我大汗國在南北大戰爆發前陷入被動,所以,從大汗國的立場來說,我們肯定要出兵安州,要在鬼方城下與中土人浴血廝殺。”
阿史那咄捺知道史阿里門的立場,知道他有意藉助大汗國的利益來威脅自己,當即按捺不住,張嘴就想反駁,但史阿里門眼明手快,連連搖手,示意阿史那咄捺稍安勿躁,先讓他把話說完。
“如果中土決心拿下東北,軍隊源源不斷北上,僅靠牙旗的力量當然阻止不了,而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裡。”
史阿里門手捋長鬚,意味深長地笑道,“牙旗如果不戰而退,任由中土人攻佔東北,任由大汗國根本利益嚴重受損,責任就是牙旗的,可汗和牙帳勢必命令牙旗全力出擊,不惜代價奪回東北,如此牙旗不但被動,而且有覆滅之禍,於人於己於大汗國盡皆不利。反之,如果牙旗浴血奮戰,傾盡全力阻擋中土人攻打東北,但因為中土人實力太強,而牙旗實力不濟,戰敗乃必然結果,那麼可汗和牙帳不但不會懲罰牙旗,反而會以此為藉口,派出大量援軍進入東北,如此牙旗有功,東北得以保全,大汗國的根本利益也維護了,於人於己於大汗國盡皆有利。”
阿史那咄捺暗自冷笑,這個史阿里門當真是伶牙俐嘴,死人都能給他說活了。這番話聽上去有道理,實際上居心不良,包藏禍心,說白了一句話,就是慫恿阿史那咄捺與中土人決一死戰,打個兩敗俱傷,然後可汗和牙帳的確有了出兵增援東北的藉口,突厥人也的確有可能擊敗中土人保全東北,但關鍵問題是,磧東南牙旗損慘重,阿史那咄捺實力驟減,牙帳保守主和派的政治利益也隨之受損,而這才是史阿里門這個牙帳激進主戰派的真正目的所在,不遺餘力打擊政治對手。
然而,未來形勢非常不樂觀,阿史那咄捺必須做出抉擇。正如史阿里門所言,如果中土決心拿下東北,東北丟失,大汗國根本利益受損,牙旗責任重大,阿史那咄捺難辭其咎,牙帳保守主和派的政治利益還是難以保全,到那時千夫所指,孤立無援,成眾矢之的,政治對手群起而攻之,實力猶存又如何?於人於己於大汗國盡皆不利。
那麼,中土是否決心拿下東北?中土在結束遠征高句麗之後,接下來是否就把目標對準東北?聯想到中土數萬叛軍出塞攻打安州,中土未來儲君第一人選齊王巡邊懷荒,中土數十萬遠征軍滯留遼東,中土事實上已經從三個方向對東北形成了夾攻之勢,而今天桃水戰場上竟然出現了中土的“重灌步兵”,非常清楚地證明所謂的中土叛軍實際上可能都是衛府軍精銳,那麼中土煞費苦心地瞞天過海、偷樑換柱的目的是什麼已不言而喻,就是欺騙和麻痺突厥人,打突厥人一個措手不及,以便迅速拿下東北。
既然中土決心拿下東北,攻打安州不過是其第一步,那麼對阿史那咄捺和磧東南牙旗來說,就沒有選擇,鬼方這一仗就必須打,哪怕鬼方是個陷阱,哪怕中土人張開血盆大口等著他,他也要衝上去,兩敗俱傷亦在所不惜。只要證明中土人實力太強,牙旗抵擋不住,他就可以儘可能推卸自己的責任,同時把更多人甚至包括可汗和牙帳都拖進來共同承擔責任。
不是我不打,是我打不過,如果我全軍覆沒了,損失就更大,東北瞬間丟失,你連支援我的時間都沒有,所以我還要儲存一部分實力,以牽制中土人,同時你火速支援我,這樣未來東北如果還是丟失了,大汗國的根本利益還是受損了,責任就由大家來共同承擔。反之,你如果不支援我,擺明了要把東北丟失的責任全部推給我,那對不起,兄弟沒得做了,手足相殘又如何?
“這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