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業;固然有各種各樣有利的歷史條件;但先帝以漢姓君主雄霸半壁江山;同樣贏得了江左漢姓貴族尤其是祖籍在山東的權貴們的認同;所以當江左窮途末路之後;首先接受中土統一的便是這些貴族;然後衣冠南渡的江左豪門們也不得不接受這一事實;而這亦是統一大業順利完成的一個不可忽略的原因所在。
“漢王楊諒之亂;大王應該記憶猶新。”李百藥看到齊王目露猶疑之色;當即毫不猶豫的追加了一句。
齊王的臉色變了;有些冷肅;眼中也掠過一絲陰戾。
漢王楊諒之亂也是一樣;初期聲勢浩大;但轉眼就失敗了;原因很多;不過其根本原因還是關隴人和山東人的矛盾不可調和;關隴人對山東人的遏制和打擊太厲害了;結果“觸底反彈”;一部分激進山東人試圖利用皇統更迭期間的政局不穩;挑起關隴人的內訌;從中漁利;而一部分太子餘黨死灰復燃;利用漢王楊諒的野心成功發起了一場軍事政變;雙方聯手無堅不摧;但關隴人和江左人的聯手之力亦是非同小可;一旦陷入僵持中土則有分裂之危;對關隴、山東和江左三大政治集團都沒有好處;關鍵時刻江左人和以五大豪門為首的山東貴族集團聯手向關隴人“發難”;關隴人迫不得已;不得不做出妥協和讓步;於是山東人“漁翁得利”;以對聖主的支援艱難扭轉了一些政治上的頹勢。
李百藥既不分析當前局勢也不推演未來局勢的走向;而是突然提到了尉遲炯之亂和漢王楊諒之亂;其目的很明顯;就是提醒齊王;類似於這種牽涉到三大政治集團利益的軍事政變;若想成功;首先必須贏得至少其中兩大政治集團的支援;反之;若僅僅得到一個政治集團的支援;必敗無疑。
從已經失敗的兩次軍事政變的經驗教訓丨來看;山東人的選擇至關重要;山東人支援誰;誰就是最後的贏家。那麼這次楊玄感的軍事政變中;關隴人肯定是他的支持者;而江左人則是他的反對者;如此一來山東人的態度就至關重要了;但山東人是否支援楊玄感?
“楊玄感殺死遊元;等於自掘墳墓。”李百藥根本無懼齊王的不滿;第三句直指要害。
楊玄感殺死遊元;斷絕了結盟山東之路;雖不至於與山東人反目成仇;但最起碼與河北人反目成仇了;而河北貴族集團是山東貴族集團的核心力量;山東五大超級豪門中的三個在河北;山東大量的一等世家也在河北;山東儒林的領袖和大量知名士子也在河北;所以河北人在山東政治集團中的話語權很重。楊玄感與河北人反目成仇;那麼諸如齊魯、代晉、幽燕等地的貴族集團都不會支援他了;因為這場兵變根本沒有勝算;而河南貴族集團看到楊玄感大勢已去;就算有心支援他;此刻也不得不考慮兵變一旦失敗他們必須為此付出的慘重代價;因此也只能跟著“大部隊”走;公開與楊玄感劃清界限;以免被其所累。
“楊玄感必敗;而且同樣是轉瞬即敗。”李百藥正色告誡道;“白髮之所以趕赴東都戰場;是想幫助楊玄感攻陷東都;讓他在東都戰場上堅持更長時間;以便給聯盟軍隊轉戰河北贏得更多時間;但白髮擔心自己被楊玄感敗亡所拖累;想方設法隱藏自己;此次進京始終高舉著韓相國的大旗原因就在如此。”
齊王面無表情;稍稍遲疑了一下;說道;“東都既然是死局;楊玄感為何還要攻打東都?”
“這正是大王不能進京的原因所在。”李百藥的神情愈發凝重;語氣愈發低沉;“楊玄感主動陷入死局;肯定不是為了求死;而是為了求生。”
“求生?”齊王思索著;若有所悟;“難道他的目標是……”
“中原是四戰之地;是東進西出、北上南下的旋轉門;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有可能是楊玄感的目標所在;但問題是;他若想給自己贏得充足的求生時間;就必須摧毀東都。”李百藥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