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出,他還不忘踩兩腳剛剛歸位的草皮,讓其看上去更平整些。
壓低上半身,向前衝刺,來到辦公樓前,餘下的時間在一秒左右,大堂內並不明亮,主要光源在門衛室中,所以天一不用擔心牆上會有影子被照出來。
在身後的攝像探頭快要掃到腳跟的剎那,天一向前躍起,姿勢像是自由泳運動員入水一般,雙臂向前伸著,手上還拎著個小冰箱,整個人也儘量挺直,臉朝下,從辦公樓大堂牆壁和地面的夾角處滑了進去。
如果地板是木頭或者水泥的,恐怕就得磨出聲兒來,可這裡的地板是大理石,天一穿在西裝外面的黑色套裝,包括面罩在內,都是純棉的,滑行時幾乎沒有聲音,即便有些微的沙沙聲,隔開門衛室的牆和防彈玻璃,那個正在看小說的門衛也不可能注意到。
天一完成撲街式滑行潛入以後,整個人都伸直了趴著,雙手將手提式小冰箱縱向對著自己,非常輕地放到了地上,這才算鬆了口氣。好在他比較苗條,如果他膀大腰圓,很可能就會闖入頭頂那部攝像機的鏡頭裡。
此刻,他就在門衛室的外面,和裡面的那個門衛僅僅一牆之隔。有道是“燈下黑”,好比你坐在公交車上,而你正下方的輪子底下壓著個人,在這種情況下,你不把頭探出去是無法看到那人的。
那個門衛現在就是這種情況,門衛室的牆比較厚,而且還配備了防彈玻璃,窗戶在晚上一般不會開啟,門在晚上也是關著的,這是規定,所以天一完全可以貼著這一側的牆壁往大樓裡面爬,只要轉個彎離開了門衛的視線,就能起來直立行走了。
天一在冒充快遞員來送木雕時就看好了頭頂這個攝像探頭以及往裡去的另外三個分別在什麼位置,他記下外觀後對這一型號的產品進行了調查。根據這玩意兒的效能以及先前偵查的情況可以斷定,這棟樓內的探頭是固定角度的,不會像外面那些一樣始終處於巡視狀態,得有人控制它們才會轉角度。
這個探頭的覆蓋面很大,天一在電腦裡將這棟樓的大堂精確到厘米建了個虛擬的立體模型,配合攝像機安裝的高度,鏡頭角度和視寬進行過演算,結論是他必須緊緊貼著牆爬才行,手提式冰箱的長度和寬度也是為了在此處作為標尺使用,將其橫在臉前面推進,如果身體探出去,超過了四十厘米,就可能進入攝像鏡頭的邊緣。
天一就像條蟲子一般向前蠕動著,花了五分鐘才轉到了旁邊的一條走廊,到這裡他便輕鬆多了,可以背靠牆坐下喘口氣。
這幢樓的安保措施其實是很鬆的,從夜班只設一個不巡邏的門衛就能看得出來。樓裡的攝像機也遠沒有盧浮宮本館裡那麼多,在本館,除了廁所裡,基本上每寸地面都在監視範圍內。但這裡就沒那麼森嚴了,畢竟這棟樓裡沒什麼值錢的藝術品可偷,用於研究的東西在晚上也會放回本館,此處通向本館的唯一一條通道需要虹膜掃描才能透過。
天一不是槍匠,他是個方向感極佳,而且對建築結構十分敏感的人,取下頭套,戴上夜視鏡,他就在漆黑的走廊裡快速行進起來。每到一個陌生的轉角,他都會先用一根非常細的電線導管從牆根那兒探出,看看有沒有攝像探頭存在。這種類似電子“潛望鏡”的產品大約在八十年前還是軍用的,在營救人質或逮捕持械的歹徒時被廣泛運用,特警隊員們在衝入某間屋子以前,會從門縫地下把這個伸進去偵查屋內的大致情況。不過到了二十一世紀末,這東西在很多黑市乃至地攤上都能搞到,受到廣大偷窺狂群體的一致青睞。
當然那是題外話了,總之,天一巧妙地避過了前進路線上的每個攝像探頭,最後他要應付的就是正對著通道門口的那一個了。
此處會有一個攝像頭是在他意料之中的,所以天一也早就想好了應對的方法,他用兩根鐵線加長了一把剪鉗,背靠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