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李丹語氣篤定;又問道;“你可有所察覺?”
有關齊王的秘密關係到家族在未來政治鬥爭中的決策;所以李密根本就不隱瞞;當即把自己所知道的統統告之。
李丹的心情隨著李密的述說而起起伏伏;其中有些是他已經猜測到的;並不感到吃驚;有些卻是他沒有想到的;驚訝之餘;不禁眉頭緊鎖;憂心忡忡。
“齊王可曾與白髮賊見面?”
李密搖手;“自始至終;他都沒有離開聯盟總營;反倒是齊王的招撫使頻繁進出。”
“你可看到招撫使?”
李密搖搖頭;“某曾想方設法打探過;但無論是齊王還是李風雲;在這方面都極其小心;不要說親眼看到招撫使的面目了;就連何時進出營帳都無從探知。”
李丹沉吟稍許;問道;“你相信白髮賊的話?”
李密不假思索的點點頭;“某相信。”
李丹詫異了;不知道李密為何有這種堅信不疑的態度;“你為何如此肯定?有何依據?”
李密沒有說話;眼裡悄然掠過一絲疑懼之色。李風雲臨別前的話實在是不能深思;越想越讓他害怕。
李密親自參加了楊玄感的兵變謀劃;還不顧危險親自執行這一謀劃中的關鍵部分;當然對謀劃中的所有細節都一清二楚;而這一謀劃中最重要部分;正是依據東征可能會延續到第二年制定出來。東都上上下下都知道戰爭拖延到第二年的後果;政治上的失敗已不可避免;而聖主在政治上的失利必將導致中土政局動盪;後果非常嚴重;相比這些嚴重後果;國力的過度損耗實際上根本不值一提。正因為如此;若兵變在東征的第二年的關鍵時刻爆發;聖主不但在政治上失利;在軍事上同樣失利;而由此導致的災難性後果;不但有利於兵變的成功和皇統的更迭;更有利於楊玄感在內戰中贏得最後的勝利。
李;明年你們的確有機會;是不是就是指楊玄感的兵變謀劃?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是不是暗指楊玄感的兵變謀劃會失敗?若事不可為;就去蒙山;這意思就更不用說了。如果自己的猜測是對的;李風雲把自己的秘密看得清清楚楚;但對自己又毫無惡意;那他的話還有什麼不值得信任?
這一瞬間李密有些恍惚;眼神也特別複雜。
李丹就坐在他對面;看到李密神情變化;當即意識到這裡面肯定有秘密;不過既然李密不願說;他也無意追問;於是主動轉移了話題;“去年‘失德;一案;齊王眾叛親離;腹背受敵;差點就萬劫不復;受到的打擊太大;有逃離東都、逃離聖主的想法也很正常;畢竟前車之鑑都是血淋淋的骨肉相殘;不害怕那是假的;換做是某;某也怕;某也要逃。雖然皇帝、儲君的寶座的確好;但若想坐上去;坐穩了;又豈能不殺人?尤其是骨肉親人;威脅最大;更要殺得一個不剩;否則說不定哪天一睜眼;頭顱就沒了。只是;某很奇怪;齊王難道不知道;他逃得了一時;但逃不了一世?而且這一逃;還是帶著軍隊一起逃;豈不正好送給聖主一個機會;徹底斷絕他的儲君之位?難道他當真大徹大悟;不要儲君了?還是;他對未來的東都政局;有了錯誤的判斷?這也說不通;憑韋家、蘇家、李家那些人;又豈會對東都政局做出誤判?抑或;他發了瘋;決意鋌而走險;仿效漢王楊諒;與聖主拼個你死我活?但齊王決不會發瘋;以韋家那些天才的智慧;就算齊王發了瘋;他們也有辦法讓齊王做回正常人。”
李密瞬間又恢復了清明;正好聽到李丹最後那句揶揄之辭;不禁微微一笑
“如果東征失利呢?”
東征失利?李丹驚訝地看了李密一眼;然後嗤之以鼻;“難道太陽會從西邊出來?”
幾十萬衛府軍主力;一百多萬民夫;傾盡了國力打高句麗一個彈丸小國;等於拿牛刀殺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