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當時率軍趕到的孟瑛看見,大罵王崎一通,綁了關起來,要等亂平之後交由朝廷處置。
孰料那時的孟瑛不是叛匪的對手,最後還是保定侯孟善率軍來解圍,從叛匪手中救下孟瑛,錯亂之間也沒處置王崎,給了他翻身的機會。王崎花銀子活動關係復官之後,反而向朝廷參奏孟瑛好幾本,不光把死於守城的百姓的人頭記在孟瑛名下,還奏本保定侯孟善沒有接到聖旨就擅動大軍,心懷不軌,著實讓朱元璋忌憚了孟善一回。
還好(*^_^*)幾個月後朱元璋就翹辮子了,登基的新帝朱允炆依然倚重孟家,也把這一筆舊賬揭過不提,於是孟家感恩戴德,繼續一心一意效忠新帝。
孟瑄氣憤的是,明明換了一個時空,明明鄭反等人死後,王崎被解放出來,援軍也及時趕到了、與知府衙門信箭溝透過了,城中形勢一片大好——在這種情況下,王崎還將百姓趕上城樓,卻是何道理?
再仔細一看,城樓上的百姓還不是一般的百姓,不是城裡穿著體面的平民,而是一個月前從北邊、西邊過來的帶著瘟疫的難民,個個面黃肌瘦,衣衫襤褸。
聽說這一批因為時疫緣故而背井離鄉的百姓一到青州,知府王崎就一直致力於驅趕他們出去,只是還沒成功,王崎就先中了叛匪鄭反的詭計,成為砧板上的魚肉,府兵也不知為何中了邪,自相殘殺,僅剩的一千步兵也被鄭反收編他的麾下。
沒想到王崎這個老不死的出了牢籠,不去焚香祭天,懺悔己罪,反而變本加厲地迫害這些孤苦無依的難民。他大約是打著“一石二鳥”的主意,一拿著這些人守城,到時候平復青州之亂的功勞有他一份兒,那免官撤職的事當然一筆勾銷了;二可以“消滅”多半帶病的難民,完事兒了將屍體一燒,青州就去除掉一個大麻煩。
想到這裡,孟瑄心裡動了殺機,不為坤空間的那一段王崎與孟家的私怨,也要為民除害,殺了王崎這個冷血自私的官場敗類。
他攀上西城門探看守城難民的情況,怒意登時又被勾動了兩分,原來難民之所以傻傻的跑上城樓,幫助王崎守城,是因為城樓的青石地面上鋪了一層生米,就像釣魚的魚餌一樣,將這些人從飢餓溼冷、相對安全的中心街道,勾引到了這一道危險卻能填飽肚子的城牆頂上!然後等“魚兒們”上了鉤,將下城樓的石階封鎖,派重兵把守,那這些難民除了跳城樓,就沒有任何別的能下去的法子了,只能手無寸鐵地面對城下敵軍的刀叢箭雨。
現在城樓上面,一半的人跪在地上舔食米粒,與狗彘無異,打定主意做個飽死鬼;另一半的人哭聲連天,慘聲斷魂,那些嘗試從石階下樓的人,全都被把守關卡計程車卒的長槍一下下捅入身體,汩汩鮮血順著臺階靜靜淌下,找到了自由的歸途,可憐那些人卻死不瞑目地永遠長眠在這一道城牆之上。
☆、第577章 小妻子女丈夫
更新時間:2014…02…05
孟瑄輕易不動怒,這一回卻動了真怒,看見城牆上那一幕單方屠戮的情景,看見殺人的不是匪徒,反而是穿著大明士卒制服的兵士,他想仰天長嘯,他還想殺人。殺王崎,殺兵士,殺叛匪,殺盡所有恃強凌弱的惡賊!
王崎此賊,不殺不足以平民憤,先殺他的兵士示警。這樣想著,孟瑄心隨意動,攀上樓頂,抬手間便扭斷了兩個兵士的脖子。那些漢子驚慌之餘加倍屠戮百姓,孟瑄又急又氣,將法則再次拿出來用,不料這一次範圍擴大,慘叫的人不光有兵士,還有他們身周站著的一般百姓。
也就是說……這是無差別殺人?!
孟瑄一個恍神愣住了,身形停住,拳腳也收斂住了。他會分奸與善,他的法則卻不能區分好人與壞人,亂髮散一通,使他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