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禽問子貢說:“孔老夫子每到一個國家,必定知道這個國家的政治情況,是他自己打聽來的呢?還是人們主動告訴他的呢?”子貢說:“他是憑著溫良恭儉讓這些美德得來的。”溫良恭儉讓是高尚的德行。用高尚的德行對待人,人們就親近他。人們親近他,那麼人們就會告訴他了。既然如此,那麼孔子就是由於人們告訴他才瞭解政治情況的,並不是神而自知的。齊景公問子貢說:“孔老夫子是個賢人嗎?”子貢回答說:“他乃是聖人,哪裡只是個賢人呢?”齊景公不知道孔子是聖人,子貢訂正了他的名稱;陳子禽也不知道孔子是用什麼辦法知道政治情況的,子貢確定了它的實情。既然回答齊景公時說“他是聖人,哪裡只是個賢人”,那麼子貢對子禽也應當說“他是神而自知的,不是聽別人說的”。就子貢回答陳子禽的話來說,聖人不能先知,這是第二條證據。
【原文】
79·4顏淵炊飯,塵落甑中,欲置之則不清,投地則棄飯,掇而食之。孔子望見,以為竊食。聖人不能先知,三也。
【註釋】
甑(èng贈):古代蒸飯用的瓦器。
掇(duō多):拾,撿。
以上事見《呂氏春秋·任數》、《孔子家語·困誓》。
【譯文】
顏淵饒火做飯,灰塵掉到飯甑裡,想放開它不管飯就不乾淨了,想把有灰的飯倒掉就要糟踏一些飯,所以就把它挑出來吃了。孔子遠遠地看見了,認為顏淵是在偷飯吃。聖人不能先知,這是第三條證據。
【原文】
79·5塗有狂夫,投刃而候;澤有猛虎,厲牙而望。知見之者,不敢前進。如不知見,則遭狂夫之刃,犯猛虎之牙矣。匡人之圍孔子,孔子如審先知,當早易道,以違其害。不知而觸之,故遇其患。以孔子圍言之,聖人不能先知,四也。
【註釋】
塗:通“途”。道路。狂夫:強暴的人。
投刃:把刀戳在地上,指準備行兇。
厲:同“礪”。磨。
匡:春秋時衛國地名,在今幽銑ぴ�匚髂稀NЭ鬃櫻汗��?96年,孔子從衛國到陳國去,曾在匡這個地方被當地百姓圍困了五天。事見《論語·子罕》、《史記·孔子世家》。
【譯文】
路上有個狂人,把刀戳在地上等著;野澤中有隻猛虎,磨著牙在望著。
知道或看到的人就不敢再向前走了。如果不知道或者沒有看見而繼續往前走,那麼就會被狂人殺掉,被老虎吃掉。匡人包圍了孔子,如果孔子真能先知,那就該早早地換一條路走,以避開這場災禍。孔子因為事先不知道,所以才遇上匡人,遭了這場災禍。以孔子被圍這件事來說,聖人不能先知,這是第四條證據。
【原文】
79·6子畏於匡,顏淵後。孔子曰:“吾以汝為死矣。”如孔子先知,當知顏淵必不觸害,匡人必不加悖。見顏淵之來,乃知不死;未來之時,謂以為死。聖人不能先知,五也。
【註釋】
子:指孔子。畏:懼,指受到威脅。
以上事見《論語·先進》。
悖(bèi倍):亂,暴逆,這裡指弄死、殺害。
【譯文】
孔子在匡地被圍困受到威脅,顏淵最後逃出來。孔子說:“我以為你死了。”如果孔子先知,就應該知道顏淵一定沒有遇害,匡人一定沒有弄死他。看到顏淵回來了,才知道他沒有死;沒有看見他回來的時候,說認為他死了。聖人不能先知,這是第五條證據。
【原文】
79·7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饋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孔子不欲見,既往,候時其亡,是勢必不欲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