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出發了。難道秦軍都是鐵打的,這一點不僅趙人不明白,就連天下人都不明白。
其實他們不知道,秦軍是真的到極限了,倘若此次出兵失敗的話,秦軍恐怕也要傷筋動骨了。至於這次白起堅持要出兵,是攜這次大勝之後的餘勇,準備一舉蕩平趙國。
這樣一來,秦軍作戰的速度就要快,作戰的時間不能太長,太長的話,士卒的體力和耐力就會承受不住。而且還不能遇到大的挫折,一旦遇到挫折,士卒的繃緊的弦隨時都可能會斷,軍隊有崩潰的危險。
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敢繼續出擊的,僅有白起一人,不可模仿,不可複製,不僅對敵人狠,對自己人同樣也狠。
首先出擊的是樂毅,他率領十五萬大軍,迅速的攻佔了鉅鹿,並且沿著大河向東北方向推進,直抵沙丘。這樣一來,一方面是為了阻止趙王逃去齊國,同時,也是為了阻止齊國出兵救趙。
接下來王齕率領二十萬大軍,穿過教與山,直插高邑,這樣一來,頓時就打了趙國一個措手不及。
趙軍都是新組建的,他們來自於趙國各地,之前相互都不認識,之間沒有經過協調訓練,也沒有過協同作戰。再加上他們中間摻入了不少剛剛徵召的青壯,這樣的戰鬥力,只可以用烏合之眾來形容他們。
秦軍如泰山一般壓了過來,趙國上下,再次感受到了壓力重重。要知道。秦軍可是對整個趙軍展開了包圍,稍有差池,趙軍連個退路都沒有了。
只是這一次,趙王也不敢再退了,再退,就只有退往代地。代地,一部分是以前中山國的土地,一部分是以前胡人的土地,這些都是趙武靈王奪回來的。趙王倘若敢退到那裡去,先不說秦軍會不會放過他。就是那邊的中山國餘孽和胡人也不會放過他的。
趙國連線齊國的通道被斷,和燕國又是冤家死對頭,和北方的胡人也不是什麼親戚。憑著現在的趙國,想要阻攔住秦軍,那真是異想天開了。
趙王這個時候也算是頭腦清楚,他知道不能再敗了,再敗就真的完了。他毫不猶豫的啟用了一直不受重用的龐煖為將。
對於龐煖這個人,別人瞭解的不多,嬴蕩卻是知道的。他是龐涓的後人。而龐涓當年又差點帶兵滅了趙國。正因為這一點,所以一直以來,他在趙國都不被重用。但他的資格老,而且活得特別長。歷史上他是趙國的四朝元老。曾經跟隨趙武靈王北伐胡人,直到他七十多歲的時候,還組織並指揮了最後一場六國合縱伐秦的戰事,那個時候趙孝成王都快要死了。
趙王已經無人可用了。廉頗死了,趙奢還沒有成長起來就被刺殺了,李牧還不知道在哪個旮旯角落待著呢。至於歷史上趙國後期的名將樂乘,那是樂毅的兒子,現在還在秦國的軍事學院數星星過日子呢。
正因為無人可用,趙王才不得不啟用龐煖,儘管對他也是萬般不放心,但趙王還是咬牙將兵權交給了他。
只不過龐煖也不是神仙,趙軍兵力不足,組織也不給力,各種物資的供應,後勤的輸送,更是慘不忍睹,他拿什麼來打贏秦軍。
要說虞卿建議趙王放棄邯鄲,其實也是為趙國著想,可惜他不是軍事家,不知道這個年代失去了都城對士氣民心有多大的影響。
邯鄲還在的時候,趙軍雖然被打的節節敗退,在軍士和民眾的心目中,那也是強國,精氣神還在;如今邯鄲一失,整個趙國都迷失了,沒有都城的趙國還能說是強國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