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入道時那樣。
幽深、遼闊的天地。
她隱隱約約有種預感——
這會是清猗的“吾道”嗎?
***
丹室內。
明亮之極的燈光下,沉清猗清冷的臉龐顯得十分蒼白,清眉下眼窩微陷,好像連續幾十個晝夜沒有休息,冷靜的神態下是疲憊。
陣盤上的血液卻是鮮紅的,蘊著生機。血液在室溫下早已冷卻——室溫雖然遠不是帳篷外的零下四五十度,卻也只有四五度,但因淬血丹的活性成分,血液並沒有凝固,仍然是鮮活的液態,如同在血管中一般。
她的眼眸凝視著血液,那目光卻是放空的,沒有一個焦點,心神仍然在丹府中。
此時,她的丹府中,神識凝成的丹鼎內,一顆渾圓的丹藥已經滴熘熘成形。
這是沉清猗經過千萬次的道紋分形、合形,最佳化組合,終於推演出四階淬血丹的道印,然後又在此基礎上推演出四階至品淬血丹的道印,煉出了這顆丹藥。
丹藥色澤橙紅,均勻飽滿,單從品相看就毫無瑕疵,而品質也毫無瑕疵,是四階淬血丹的“至品”。
但這僅僅是模擬推演出的虛丹。
所有丹師在煉新丹或改良丹方都會先於丹府中模擬推演,成功之後才會進入現實煉丹,否則丹材耗費承受不起;但是丹府中推演成功,不一定等同於現實煉丹成功。
這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丹師對丹火的掌控,二是對丹材的掌握。
前者對遠古丹師影響大,對今古丹師影響小,因今古丹師煉丹是用內丹火煉丹,而不是外火,丹府推演自然也用內丹火,這就沒有了對“實際”丹火和“虛擬”丹火掌控的差別。
故虛擬丹材才是決定性的影響因素:丹師必須對丹材的成分、藥性效用、相生相剋等等都掌握透徹、全面,由神意認知而虛擬的丹材才會和實際完全一致;而差之毫釐,模擬推演的道印用於實際煉丹時就會出現偏差,甚至不能成丹。
除了熟記活用《藥典《丹典外,丹師對丹材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入微”,神識入微丹材越細微,才能做到對丹材性質的全面掌握,而“心眼真識通”在這方面顯然比“神識入微”更強:因是實際丹材的對映,自不會出偏差。
而心眼真識通並非人人都可修習,這種從神通中衍化出來的通術對悟性的要求極高,縱觀道門三千年以來的丹師能修成心眼真識通的不過一掌之數,而沉清猗已修至小成境,不說同輩丹師無人能比,就是前輩丹師們,論起修通術的悟性也唯寥寥幾人可與之比——她推演的虛丹和實丹的“完全一致”是令人驚歎的。
故這顆四階至品淬血丹虛丹推演成功時,就等同於她在現實中也能同樣成丹。
天道給出了感應。
丹府中那顆渾圓的丹藥“嗡”一聲顫鳴。
遙遠的天際,一聲輕微的、彷佛打破障壁的響聲,和丹府中虛丹遙相呼應。
幾乎下一刻,這個世界不同位置的先天宗師們,心中都有了一道冥冥的感應。
不約而同的,他們的目光都望向遙遠的、不可知的天際。
……
丹室外,道真子和道陽子的目光都穿透了帳篷,看向寒夜下蒼茫的天幕。
兩位先天宗師眼中有驚愕,也有意料中的“果然”。
——至元觸動了天道!
……
北大西洲終年積雪的艾格雪峰上,一座雪橇底的“船屋”如同往常無數個日夜靜靜“停泊”在峰頂的雪地上;船上沒有風帆,一架架粗大的金屬“桅杆”架出了距離不一的環狀“星軌”,大小不一顏色各異的“星球”沿著軌道在峰頂凜冽呼嘯的寒風中遵循著定律旋轉滑行著。
忽地,一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