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領均要進宮赴宴,歡慶三日,年後延至正月初六方才復工。
故而,從十一月初開始,京城的春節氣氛就早早開始洋溢了,無論是宮內宮外,還是大街小巷,都是一派洋洋喜氣。
“看來,今年大夥兒可以過個豐收好年了。”槿璽核對完“果之語”的賬簿,笑盈盈朝遞上熱茶的繞嬋嘆道:“皇上一開心,滿朝文武就高興。百官一高興,咱們這些小本生意就興隆。原本只想幫忙消耗梅山別院的鮮果子,孰料,‘果之語’的生意竟然這般紅火!真是辛苦你們了。喏,這兩個月好好幹,賺得的利潤給大夥兒發年終獎。”
“謝謝格格!奴婢這就將好訊息告訴他們去。託格格的福,咱們呀,今年真能過個豐收大年了。嘻嘻……”繞嬋一聽槿璽宣佈完這個獎勵措施,高興地就差沒鼓掌歡跳。
“果之語”經過這幾年的穩定發展,又先後將隔壁左右兩間鋪子收於翼下,將西點坊擴充套件至了三間標準鋪面。
如今。“果之語”已在京城點心鋪成功站穩了腳跟,但凡京城人士,上至八十歲老人,下至三歲黃口小兒,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果之語”的響亮名頭。。
即使初時確有不少不長眼的地痞流氓想來鬧事,一看到鋪子附近時常有侍衛衙差巡邏,心知這間鋪子的主人,並非尋常百姓,也就不敢再起任何邪心歹念了。
鋪面一擴充套件,人手自然要增加。
這兩年。“果之語”已經從最初的劉嬸與繞嬋兩人,斷斷續續地擴至十名員工。當然了,廚房依然由劉嬸與繞嬋全權負責。攸關配方一事,槿璽自然小心至上。餘下八名員工,五名女工負責三間鋪子的日常販售與清潔佈置。三名男工輪流跑梅山別院,負責小湯山到內城的鮮果、雞蛋運輸事宜,以及採買廚房所需的一切物資材料。
自從小湯山村民確信“果之語”對雞蛋的需求那是源源不斷,且每月固定兩次。幾乎是有多少,收多少。故而,村民們已經將養雞一事當成了他們日常生活中的重中之重。兩年下來,“果之語”對小湯山村的貢獻不少。至少極大緩解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以往想都不敢想的昂貴消費,如今偶爾奢侈一把也不會覺得割肉般疼痛了。也因此,村民們對於梅山別院這個能幹的大小姐恭敬有加。每家每戶但凡家裡有什麼好東西。都會送到梅山別院,託大管家轉交槿璽。
故而,每月兩次從小湯山返回的馬車,除了當季的果子、收來的雞蛋,還有來自村民們大包小包的心意。
槿璽勸了幾次,讓他們別再送東西給她。可村民們依然我行我素,但凡家裡得了什麼新鮮玩意兒。就給槿璽送什麼。
槿璽見狀,無奈之餘是滿滿的感動。為了回報那些村民,她也會三不五時地挑些”蜜語”香薰坊、“尋芳”布藝坊、“果之語”點心鋪裡多做的特色貨品讓夥計替她送給這些村民。
這一來二去的,兩方的舉動倒是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習慣。。小湯山村民,成了槿璽在大清的又一處家人。
“格格,這些是昨個兒從小湯山帶回來的。不知格格幾時會來巡店,本想讓虎子直接送去迎璽小樓的。奴婢檢查過了,這次帶來的物什,基本上都是炒貨和麥芽糖做的米酥,很耐放的。哦,對了,這個……虎子說是東村的顧老漢從山裡挖來的,說是一種草藥,還說格格必定認識,硬要送給格格做年禮。”繞嬋從後堂出來,手裡提著一隻大包袱,抖開一看,裡頭是各種炒貨和酥糖,葵花子、花生、核桃、松子、小米酥、大米酥、高粱酥、蕎麥酥……想必都是村民們準備的年貨。
還拖來一隻大布袋,裡頭是一個長約五十公分、重約二三十斤、表皮呈暗褐色的大塊莖狀物,槿璽眼前一亮,何首烏!且依其長度,還是一株有著百年之齡的何首烏!
她接過這根看上去很似巨番薯的中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