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興趣來進行培養,這讓他們一下就打起了退堂鼓,當場沒有一個官員附和他的建議,更沒有一個人表態自己將送孩子去這種學校學習。很多人還說讓中國孩子進這種學校簡直就是誤人子弟,就是對孩子不負責任。
郭拙誠對他們心裡所想的知道得清清楚楚,不由感到一陣悲哀。
他知道自己即使口齒再伶俐、言辭再巧妙也難以說到這些望子成龍的家長們,只能慢慢地引導,只能慢慢地讓他們自己感受,將來讓他們再去感嘆。雖然耽誤了時間,但這個代價必須付出。
當然,郭拙誠不會就此放手不管,他還是準備推動中國的教育方式進行改變。讓中國教育早一點發生變化。
他的計劃就是邀請國外華僑把他們的子女送過來,讓這些華人的孩子和外國孩子一起學習。這些人對孩子的教育基本接近西方教育,很多華僑的孩子就是和西方國家的孩子一起學習的,讓他們到這裡學習的話阻力肯定很小。
為了對中國教育的衝擊大一些,為了表明自己對中國式教育的不滿。郭拙誠還決定有意加大西式教學的規模和資金投入:不但大量高薪聘請外國的真正教師,還擴大學校的規模,直接進口國外的教材,試驗裝置,甚至按西方學校的方式引進餐飲,讓孩子在裡面免費吃中餐,如果有中國人送孩子過來。一切都給他們免費。
他相信透過這種方式一定能吸引中國很多窮人家把自己家的孩子送過來,特別是那些孩子多、負擔重的家庭。加上現在瓊海島對翻譯的需求量大,這些在“洋式”學校畢業的孩子一出校門就能找到收入高的工作,這對家庭困難的家庭一定是一個不小的誘惑。
雖然建設這種學校的費用肯定不菲。但郭拙誠在心裡還是決定嘗試一下:人家歐洲能夠將每一個學校都建成這樣,瓊海島建一所或者幾所這樣的學校有什麼不行?與西方國家相比,唯一增加的成本不過是教師的工資必須比他們在自己國內的工資高出不少而已,其他增加的成本都是小數字。
現在瓊海行政公署的財政收入猛增。按照上級領導以前的承諾,瓊海島的財政收入會在一段時間內繼續放在瓊海島內使用。不用上交到國家財政,郭拙誠認為公署完全有這個能力辦好這件事,真要把中國的教育辦好了,給中國找到了一條好的教學道路,那麼其功勞不比發展了經濟差,對中華民族的功績或許更大:只要培養出了更多更好的人才,中國不愁發展不起來。
當然,郭拙誠也不能肯定西方教育就是好的,更不敢肯定西方教育就比中國好,他只是想利用瓊海島這個平臺做一些試驗,以此進行比較,爭取能吸收兩種方式的優點,摒棄兩種教育方式的缺點,從而解決前世也沒有解決的教育問題。
拿定了主意的郭拙誠對那些外國技術人員、專家公開承諾公署將無條件解決他們的子女入學問題,將嚴格按照西方的教育方式和環境對孩子們進行教學。這讓這些外國人驚喜不已,心裡最大的一塊石頭落地了。
解決了他們最擔心的問題,其他問題基本都是商業問題,是公家對公家的問題,比如公司的用水、用電、道路等等方面存在的困難。
對這些問題,郭拙誠也馬上責成有關部門進行解決,在這些企業按照當地價格支付相關費用的情況下,必須儘量滿足他們的要求。
解決這方面的問題也不是一番風順,主要是現在瓊海島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沒趕上來,水的問題解決起來容易,因為現在的水源充足又沒有被汙染。但電力問題可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無論是水電站建設還是火力發電站的建設都需要時間,需要大的資金投入。
而且無論是建設水電站還是建設火力發電站,都與郭拙誠的儘可能保護瓊海島環境的初衷不符合,因為它們都對瓊海島的自然環境產生破壞,不說火力發電站燒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