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分析理解。
導演早已提前布好燈光,安排好攝像機,給李沐陽和對戲的女主角講了下攝像頭位置、站位及後續走位,便開始進入開拍前最後的除錯。
作為第三位序男配角,李沐陽演繹的是個愛而不得的角色。
雖然從人物出場便註定了悲劇的走向,但在他剛進入觀眾視野時,也是個心存期望,有陽光一面的角色。
即便眉眼距離很低,略顯深沉,但他眼睛明亮,望著女主時,神色是能與劇組打的暖融融春光應和上的。
可當劇拍到第二天,細碎的片段便拼湊出了他在這段感情中一步步跌落的過程。
情緒爆發在一場外景戲,導演在第一天與李沐陽合作後,就給戴樂樂發了微信,說孩子不錯。
可這一天,看到李沐陽的爆發,導演還是被驚艷到了。
李沐陽踏進鏡頭的一瞬間,便入了戲。
從前不懂愛情,在類似這樣的故事裡,即便再極力去演,總嫌稚嫩和懵懂,好在他曾經還能跟其他演員一樣,用自己科班學到的東西去掩飾自己的木然,用『表演』去表演。
可如今,一遭踏進感情旋渦,一個最白紙的青年,受到最高難度愛情的衝擊,他臉上便有了最深濃的苦惱。
眼神不用表演,已是憂鬱。
笑容無需用力,已含苦澀。
年少青澀的乾淨還有,卻呈現出深受愛情之苦的複雜。那是無論再想要,也不可得的壓抑的痛苦。
那是無從宣洩,不能爆發的、令人窒息的、充滿隱忍的情感。
導演忘記了下達指令。
直到這一幕戲結束了好一會兒,配戲的女主角也跟著即興發揮了一段,實在接不住李沐陽的戲了,僵在鏡頭前。直到副導戳了下導演,他才回神拍巴掌,劇組終於又動了起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