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補償,比朝廷還多了五萬兩金子。”
這時又有一人說道:“陛下,黃河兩岸乃天下糧倉,中原根本。因朝廷財力、人力匱乏,黃河屢屢氾濫,河南、山東及中都鳳陽一帶年年受災,山東運河至今時斷時續,朝廷為救濟災民,已經是顧此失彼,哪有餘力再在遼東蠻荒之地修建運河?還請以治理好中原為先。”
說這話的人是吏部左侍郎吳庸。他前面見上級詹徽吃過癟,早就有上前幫腔之意。
但是遼王根本不認識他,也懶得理他,只是盯著氣焰最囂張的傅友文繼續發威:“傅大人,有人說,你們戶部把治河的錢都貪汙了啊。這黃河年年治、年年修,還年年氾濫!”
傅友文見遼王盯著戶部不放,心裡也有發虛,嚇得連忙答道:“殿下不要亂說,這錢可是撥給了工部的。”
一直保持沉默的工部尚書任享見自己也被扯了進來,只好解釋道:“臣才從禮部轉任工部不到半年。嚴侍郎在工部已經多年,情況他最清楚。”
工部左侍郎嚴震見被頂頭上司推了出來,只好答道:“臣確實清楚,這治河的錢,工部大部分都撥給了沿河各省,又下撥各府道,少部分由工部用來製作修河器材,皆有據可查。此事,山東布政使梅殷也清楚……”
遼王再次見識了大明朝堂的效率,朝議話題很快從遼王身上扯到戶部又到工部又到地方省府,從開發遼東變成查辦貪汙治河經費!
這就是大明的朝堂。
他哭笑不得,只好說道:
“陛下,各位大臣,這遼東雖然人口已近百萬,但大多集中在遼西和瀋陽、遼陽一帶。從松花江到哈拉溫山,還有蒙古、女真及林中百姓一百餘部,三十餘萬人,沒有完全教化。”
“沒有朝廷的支援,臣就修不好這運河。修不好運河,也不能儘快移民屯墾,把契丹和女真人的後花園變成大明的天府之國、魚米之鄉。修不好運河,遼東的糧食、戰船也無法儘快從松花江入海支援內地。”
“看來各位大臣一時半會也討論不出個章程。你們慢慢商議,臣就先回遼東,靠現有人力物力,愚公移山,總有一天挖通那運河的。”
遼王說完,竟然拂袖而去!走的時候還一臉鄙夷,意思像是在說:“和你們這幫白痴討論大事真是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