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子打了個一百比一的戰損比,代價太大了。”
“參謀長,你幫忙分析一下戰術得失。”
遼王提到的烏扎拉之戰是滿洲八旗的恥辱之戰。當時鎮守寧古塔的副都統海塞帶領六百正規軍,六百索倫部落兵,再加上數百當地獵戶,進攻盤踞在黑龍江下游烏扎拉村的兩百多老毛子,戰死八百多人,僅擊斃對方八人!
這還是發生在八旗剛一統天下,軍威最壯,士氣最旺,還有火器加持的情況下。
事後,清廷惱羞成怒,將海塞處斬,但是並沒有從中認真總結教訓。
遼王專門把這個案例給整理出來了,算是冷熱兵器交替時代的一個經典反面教材。
張石仔細看了一下這個戰例資料,說道:
“我看了一下,這個清軍指揮官海塞有勇無謀,先是大搖大擺的進攻,沒有達成戰術的突然性。”
“而且,清軍不會使用火器,根本不知道火槍、大炮的射程和最佳作戰距離,火器打死的老毛子還沒有弓箭射死的多。”
“還有,這個海塞盲目自大,在破城的時候想抓活口,導致進攻不夠連貫。這應該是戰鬥失敗的關鍵。”
“但是老毛子的稜堡設計在這次防禦戰中立了大功,可以形成火力交叉,最大程度彌補兵力劣勢。”
,!
“這一點大能以後還是要注意,防禦是我們遼東軍最大的優勢,我們不僅有軍工鍬、鐵絲網,也會修稜堡。長春、撫順和寬甸周圍當初就修了不少。”
過了一會,朱大能又問道:“我們如果要收復西域,總不能天天待在陣地裡吧?如果要進攻呢?”
遼王說道:
“那更不能搞步兵方陣。當年林大帥在遼東這片黑土上,創造了著名的三三制戰術原則,攻佔遼錦,掃平華北,重挫黴韓。”
“現在遼東軍火器雖然沒有那時猛,但相對蒙古人來說,這些火炮和火槍應該還是具有碾壓性的優勢,必須適應以散兵陣型為主的戰術。林大帥的戰術剛好可以借鑑,你在打建州女真山寨時已經開始運用這些戰術了。”
張石補充道:“我認為,不僅新組建的援西軍要研究三三制戰術,留守瀋陽的廣寧左護衛也要研究三三制戰術。”
遼王點了點頭,張石作為參謀長,考慮問題總會舉一反三,比大能全面得多。要不是為了確保遼東根基的安全,他真想帶張石西征。
又過了一天,遼王照例又帶來一堆戰例資料,說道:
“你們你再看看這個和通泊戰役,主角還是上次講到的這個大策零敦多布,真是足智多謀。本來他有老毛子俘虜幫他鑄造的大炮,他卻故意隱蔽起來,只到清軍精疲力盡時,才投入大炮,一舉擊垮清軍,取得決定性勝利。”
和通泊之戰是遼王整理的另一個經典案例。準噶爾名將大策零敦多布對陣滿清名將傅爾丹。
當時雙方都是名將對名將,精銳對精銳,而且都出動了火銃和火炮。
戰役之初,傅爾丹帶領京師八旗和索倫營、火器營這些精銳還是和準噶爾軍打得有來有回。
但是在戰役進入膠著狀態的時候,大策零敦多布這個老六突然祭出了大炮,迅速摧毀了清軍的鬥志,並在清軍潰散時順利收割人頭八千,打得京師八旗家家戴孝,辦喪事。
朱大能看過這個案例後,又問道:“這個大策零敦多布也太厲害了吧?”
遼王答道:“當年從西域穿過阿里無人區,飛兵拉薩,佔領整個青藏高原,也是他的大手筆。”
朱大能不由倒吸一口涼氣,問道:“這個傢伙難道是個天才?”
要知道,穿過無人區,飛兵拉薩,這在幾百年後也是世界性難題啊。
遼王見大能有了害怕,又勉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