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之事告知老者,並詢問他對此事的看法。
老者沉思片刻,緩緩說道:“朝廷與明教之間的紛爭,並非我們所能左右。不過,這次戚繼光將軍前來圍剿明教,或許是一個機會。”
雙清疑惑地看著老者。
老者接著說:“戚繼光是一位有名的將領,如果他能夠成功平定明教之亂,不僅可以消除江湖上的隱患,也有助於維護國家的安定。我們可以藉此機會,與他建立聯絡,共同守護江湖和平。”
雙清聽後,心中豁然開朗。她謝過老者,便離開了山谷,繼續追趕宋遠橋他們,回武當山。
雙清一路上馬不停蹄,直追到第二天中午,還沒有追上他們。
她不由的心中疑惑,論理說,以紫騮駒的腳程,雖然落後了半天,也應該追得上才對。
“莫不是坐騎的速度太快,超過了他們?”
她心思轉動間,便輕輕的一帶馬韁,緩住了馬兒的奔跑之勢,策馬緩緩而行。
此刻,已經到了晌午飯的時間。
可是,這一帶一片荒蕪,別說繁華的集鎮,便是單門獨戶的山野村居都沒有。
她又騎馬走了三、四里地,還是沒有見到有人煙的地方。
好在她也不是一個很容易急躁的人。
當下,耐住性子,又走了七八里地,才終於在一個山彎處,看到了四、五個七、八歲的牧童。
那些牧童大的不過十來歲,小的才不過五、六歲的樣子。
雙清心中一喜:有牧童,就有村莊人家。
她跳下馬背,快步走了過去。那馬兒就那麼乖乖的跟著她走。
那幾個孩子正在玩著拍手遊戲:
“你拍一,我拍一,
一個孩子下象棋;
你拍二,我拍二,
兩隻小鴨走河沿;
你拍三.....”
見到雙清走近,幾個孩子都停了下來,好奇地看著她。
雙清微笑著問道:“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附近有沒有村子或者賣酒吃飯的人家嗎?”其中一個年齡較大的孩子,遙遙指著前方薄霧籠罩的樹林說道:“往前走不遠,過了那片樹林,就有個叫杏花嶺的小村莊,村莊裡黃家爺爺開了個小酒館,可以吃飯。”雙清道了一聲謝,牽著馬繼續前行。不久,她果然看到了一個,杏樹環抱的小村莊。
那樹枝上已經打滿了花骨朵,有的已經綻開了一兩片花瓣,看樣子,再過一兩天,便會大勢開放了。
村裡的房屋簡陋,村民們衣著樸素。在村東頭,一個青布酒招極為顯眼。雙清走進一家客棧,找了一個靠窗戶的座位,隨意的要了些食物和水。
在窗外,一棵約有兩人合抱的杏樹上,結滿了一個個淺粉色花骨朵兒,微微凜冽的寒風中,似乎有陣陣淡淡的花香,隨風四溢。
她在等著上菜的間隙,忍不住的想到了一首詩,她旁若無人的漫聲吟誦道:
“清明時節,
雨紛紛,
路上行人,
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
有牧童,
遙指杏花村!”
她吟誦聲剛落,那店主已經忍不住笑道:“這位客官,你好像是記錯了。這首是不是這樣的。是這樣唸的,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雙清莞爾一笑,也不爭辯,只是笑著向店主打聽宋遠橋等人的去向。
店主告訴她,昨天確實有一群人經過此地,至於是不是她要找的人,那就不知道了。
但他們並沒有往中原方向走,而是朝著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