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境縱然允許了孩子們受教育,但也要看這個女孩本身是否受重視,不受重視的,庶出的子女們,沒個人會主動為其爭取福利,也就甭想了。
還想學文化?給你嫡母生的姐妹當媵去吧。
或者也有女孩本人就不想學習的,六七歲的小孩,有幾個是天生喜愛讀書自己要求上進的呢?這正是一個愛玩的年齡,女孩自己不想學,父母更不會用文化課作為女兒培養的必須來逼——這畢竟是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
在父母的眼光中看,女紅做不好,很要命;不會下廚,很要命。不識字沒文化?一點都不要緊,還打算讓丫頭片子去做文豪呢?
這是這個時代的人普遍想法。
類似於出了個蔡文姬這樣的才女的家庭,畢竟還是少數。就算是蔡文姬,她也是的虧生在一個書香門第,且當時她父親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只有她一個孩子。
山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