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戰列巡洋艦中隊的前哨輕巡洋艦“布里斯托弗”號發出了“敵人在望”的旗號。幾乎在同一時間。德國希佩爾分艦隊的前導輕巡洋艦也給旗艦“呂措夫”號發出相同的訊號。英國擁有的水上飛機沒有在兩支前鋒艦隊的方向上發揮作用,“坎帕尼亞”號在一艘輕巡洋艦和兩艘快速驅逐艦的護航下從金斯島基地出發,航向東南偏東。目的是用水上飛機去發現德國公海艦隊的主力。
到現在,其實雙方司令官採取的戰略幾乎是一樣的。英國海軍想用貝蒂中隊阻止德國海軍前鋒艦隊,並在交戰後吸引對方往大艦隊主力所在的西北偏北方向上靠。而德國海軍的戰略是用前鋒艦隊吸聚貝蒂中隊,待主力到達後一舉殲滅之,然後轉向迎戰路途遙遠的、兼程馳援的英國主力艦隊。
因為“獅”號還沒有修復,貝蒂將軍目前以“虎”號為旗艦。他很快就確定了自己的戰法。要吸引敵人從倫敦這個誘人的目標前轉移視線。那就要求自己手下的瞰戰列巡洋艦猛烈地攻擊對方,慶幸地是。德國前鋒艦隊也只有瞰差不多的戰列巡洋艦。
“全速前進。到18000碼左舵9點方位!”貝蒂向艦隊內所有的主力艦下達了命令。這個命令是目前唯一的正確選擇,成雙列陣線的瞰英國主力艦,將在敵方有效射程外轉向形成戰鬥線。同時,這條戰鬥線的航向正好迎上埃文一托馬斯將軍率領的由四艘戰列艦組成地中隊。只要5艘戰列巡洋艦打得夠狠。就不怕德國前鋒艦隊不遭遇一次2對1的戰鬥。
英國主力艦較快的速度佔據了一定優勢。不過德國將軍希佩爾果斷地在23000碼距離上就命令全隊展開成一字陣線後轉向西北,並隨即開炮齊射。德國海軍的優良素質使他們用2000碼的距離就完成了機動,21000碼的距離上。拉開戰列線地德國前鋒艦隊向同樣拉開戰鬥線的英國艦隊開炮。目標:虎號和瑪麗王后號。
一陣互射後,虎號被數次擊中,而裝有13英寸半的,排水量為26350噸的瑪麗王后號則被一次齊射穿透了9英寸厚地裝甲,在一陣煙霧騰起後不到三分種,頻密的大爆炸發生了!這艘戰列巡洋艦很快就消失在海面上。1275名船員只有9名生還。
貝蒂在多格爾沙洲之戰後已經體會到了德國海軍在射擊技術和穿甲彈上的優勢,再次損失瑪麗王后號以後,他立即命令全隊加速向戰列艦中隊靠攏,他希望得到戰列艦的14英寸大炮的保護。擺脫目前的劣勢。
不過,他的命令下達得似乎晚了一點,在虎號後面的“不屈”號在德國艦隊新一輪齊射中被命中,隨即引發了一聲驚天動地、震耳欲聾地爆炸,21000燉的戰列巡洋艦瞬間消失了,只剩下被大爆炸炸得騰上高空地一些雜件無可奈何地紛紛落水。全艦1000名官兵在瞬間地大爆炸中陣亡。
貝蒂中隊在開戰後不到半小時就損失了兩艘主力艦,這更加強了他儘快與戰列艦中隊會合的決心。沒必要在下達新地命令了,只能希望在對射中能夠有效地擊中對方而自己少受損失而已。他現在只有虎號、紐西蘭號和皇家公主號三艘主力艦了。而對方則仍然保有5艘主力艦,德國人受到的打擊是輕微的。在這樣殘酷的戰鬥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將軍在艦橋上擔心地看著後面兩條戰艦。皇家公主號又被擊中,大火和煙霧幾乎包圍了皇家公主。他突想起了那位海軍中校在離開自己前說過的一句話:“不要用您的戰列巡洋艦和德國人對轟。”現在看來。大中華帝國親王殿下說的非常正確!不是貝蒂和他手下的官兵無能,而是英國海軍為了速度和數量的優勢,犧牲了在對戰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炮擊技術和生存能力。英國大口徑火炮要起作用,卻受到了齊射技術和穿甲彈技術的嚴重限制!而不屈號和瑪麗王后號的瞬間覆滅,證明了英國戰艦在生存能力、損管裝置、彈藥庫佈局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