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積極開拓中國擁有十二億人口的大市場、利用中國廉價、紀律性強且素養高的勞動力資源,這些海外電子廠商最大程度的壓縮在泰國、馬來西亞等國的產能,加大在中國的投資。
長青集團早一步的調整,時機極其恰當的契合行業走勢,幾乎將競爭對手近一半的業務都搶了過來,目前靠著國內外總計近四萬人的僱工規模,一躍成為亞太地區最主要的代工廠商之一。
當初被迫調整投資結構,將分散在泰國、馬來西亞等地區的幾家電子廠遷到新浦,主要還是為了節約勞動力成本,短短不到兩年時間,誰都沒有想到無心插柳,竟成為長青集團在亞太地區英明無比、成績耀眼的一項投資決定。
孫啟義憑藉近兩年來的成績,他在長青集團內部的地位,自然也是無人再質疑;當然,從譚啟平被沈淮從東華趕走之後,孫啟義與謝家的關係也就徹底的疏淡開來。
鴻基長青在新浦的廠區,自然也是孫家眾人這次探親返鄉之旅的重點行程。
廠區規模高達三千畝地,佔到新浦電子產業園建成區大一半的面積;兼之臨港新城東片區專門為鴻基長青製造基地配套建設的生活區,僅鴻基長青就能支撐起一座相當繁榮的市鎮出來。
孫家老人聽到孫啟義、孫啟善兄弟倆介紹,這附近在九六年之前還是一座荒涼的小漁村,都露出難以置信、不可思議的神色。
臨港新城東片區建造到此時,大大小小的住宅社群近二十處,居住人口已經過十二萬人,東區廣場商業以及縣中、職業綜合學院等相應的教育文化社群醫療商業等配套設施也都建成投入使用,前後用不到三年的時間,臨港新城東片區看上去就已經完全像是一座小型城市拔地而起,屹立在淮海之濱。
這樣的建設度在國內雖然不能說絕無僅有,但也足以叫人驚歎了;而且此前眾人參觀的梅溪新區建設規模也不比臨港新城東片區稍小。
加上工業區,梅溪新區的建成面積也將近四十平方公里了。但凡一地,能有這麼大規模的一個區域崛起,就能支撐地方經濟持續的強勁增漲,東華在沈淮手裡就脫胎崛起兩座新興的工業城鎮,說是奇蹟也不為過。
當然,沈淮邀請孫家眾人到新浦,也不是說要炫耀這些年的展成績,無論是梅溪新區還是新浦想要繼續高成長,還需要持續不斷的從外部引進展的資本及各種管理、技術上的優質資源。
孫家此時在國內的直接投資不過六億美元,倘若孫家將長青集團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產業資本都轉移到國內,那就意味著長青集團還有三五十億美元的投資潛力可挖。
以渚江科技大學、縣人民醫院、公用事務集中區為核心的南片區,啟動建設也有一年時間,再有一年時間就能將南片區的框架拉起來,現在已經到了考慮啟動新城西片中心商業區的建設了。
沈淮是想在新城西區,跟在徐城渚江南岸一樣,再建一座鵬悅現代城,使整個臨港新城的框架確定下來。不過,兩座鵬悅現代城(一座在徐城渚南、一座在東華新浦)要同時啟動建設,梅鋼面臨的資金壓力就大了。
另外,鴻基長青要在徐城市城東大道以東的國際產業園內,啟動建設僱工規模達兩萬人的三期工程,需要投入的資金同樣巨大……
長青集團也非搖錢樹,旗下控制的資產雖然高達一百二十億美元,但每年數億乃至十數億美元的盈利,大部分都要給股東分紅,集團手裡能用於投資的資金實際上也相當的有限,沒有太大的潛力可挖。
鴻基長青啟動一、二期工程建設時,長青集團主要是將在馬來西亞等國的電子廠轉移過來,除了設施、技術及業務外,直接投入的資金也很有限,更多的建設資金還是宋鴻軍從旗下的產業基金裡拿資金出來參股。
當然,要是能說服長青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