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崔孝義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都沒有意識到這個華夏民族從誕生以來就一直延續至今的古老傳統,而這個古老傳統恰恰就是華夏民族延續至今的最有效的支柱,即使是在天下大亂沒有政府管轄的時期,村落和村落之間依然可以靠著他們行之有效的規則繼續運營,繼續生存,結成地方自衛隊,保境安民,這是古老的華夏傳統。
張無悔請求軍隊的支援,可以在必要的時期摧毀掉地方上的豪強,真正把大唐的力量確立在江南乃至於嶺南大地上,不過蘇寧卻認為這樣的做法有待商榷,江南之地沒有政府管制已經很久了,可是至今為止也沒有什麼大的造反事件存在,相反,有政府官員存在的地方更容易造成混亂,引發造反事件。
地方上的自治,由於江南之地在此之前完全沒有被重視過,所以江南的地方自治基礎更加強大一些,他們已經形成了各自的規矩,各自的做法,無論是那些豪強,還是那些民眾,他們都已經習慣於這樣的做法,猛然間的政府施壓必然會引發他們強烈的反彈,而在這樣的反彈之後大唐再以武力鎮壓,只會引發更加猛烈的反抗。
他們沒有作亂過,追逐錢財,是人之本性,以法律約束,以公信力約束,約法三章,大家相互不干預,你交你的稅,做你的事情,老老實實不要造反,大唐自然不會虧待你,相安無事,豈不更好?為何要去摧毀這一份來之不易的自治基礎?關中之地和北方地區由於戰亂頻繁,人民遷徙頻繁,這樣的基礎更容易被破壞,重建很難,但是江南並不需要。
蘇寧最終給張無悔下達的指令當中,就有不允許張無悔私自動用武力的條例存在,只能自保,並且要求李大亮不要隨意使用海軍,再者,蘇寧向李二陛下請命,希望可以親自抵達嶺南,處理這一次的事件,張無悔已經使用過了武力的威懾,已經打了一棒子,剩下的,應該是甜棗,不是鋼刀。
這是思考了一整夜的決議。蘇寧第二天早上就進入皇宮,在早朝之後向李二陛下請命,親自前往嶺南,去促成這件事情的實施,不是用鋼刀造成流血事件,而是用法律去促成這一地區自治的發展和海上貿易的進一步規範。
李二陛下顯然不會理解蘇寧的想法,所以蘇寧也沒有說,只是以李二陛下可以理解的語言解釋這件事情,做得好,大家都好。做得不好。江南會血流成河,前人心血付諸東流,張無悔已經打過了大棒,剩下來的甜棗需要一個地位更高權力更大更有公信力的人去給。張無悔級別不夠。
李二陛下頗有幾分猶豫:“這還是你第一次向我請願要去長安以外的地方做事情。還是那麼遠的嶺南。當真要如此?江南當真已經到了這個地步?”
蘇寧點點頭:“如果陛下不想調動十萬大軍南下平叛徹底把江南摧毀的話,臣就不得不去一趟,以前臣不是官員。現在是一個官員了,還是張無悔的頂頭上司,這一點,需要臣自己去做,張無悔的分量不夠重,馮盎看不上眼,我親自去,馮盎才能出手。”
李二陛下放下了蘇寧的奏摺道:“馮盎,你覺得他會幫你?”
蘇寧點頭:“最不希望嶺南和江南造反的就是他,馮家在嶺南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當初嶺南一經叛亂,馮盎一出現,叛軍就崩潰了,他是最希望嶺南安全的人,張無悔過去之後首先就是殺人立威,雖然是不得已,但是馮盎肯定不會待見他,可臣不一樣,臣就是代表陛下去的,去和他們商議,馮盎也會明白,如果商議不成,臣離開了,緊隨而來的就是十萬大軍了。”
李二陛下最後還是點了點頭:“江南之地危險,離開梅嶺古道,大唐的軍隊可就派不上用場了,你要想好,你的孩子才一歲多,當心些,這一次的事情你要是可以解決了,那麼對你而言絕對是好事情,嶺南鬧事的事情已經引起了朝臣的關注,彈劾之聲一起,我也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