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2/4頁)

因為它與附著物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絡,從常理看來是荒唐、荒誕的。如辛詞中的愁:“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愁是春帶來的,春既歸去,為何不將愁帶走?其實人們的愁,春怎能帶走?傅庚生先生說:“痴者,思慮發於無端也,情深則往往因無端之事,作有關之想也。”他還舉了不少例證來說明。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4 情中之理(2)

李益《江南曲》雲:

嫁得瞿唐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商人重利輕別離,這位痴情女專注情於“信”,竟雲寧下嫁於趁潮水來去之海上弄舟之小子,“惟涎其乘潮有信無誤而已,她不復計,其情痴可見。”但正因情痴才有尖新奇麗之感。賀黃公《皺水軒詞筌》雲:“唐李益詩‘嫁得瞿塘賈’云云,子野《一叢花》末句雲:‘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此皆無理而妙。”思慮發於無端是無理也。然其妙處卻正在無理。如果說,“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是“無理而妙”,那麼“落花一夜嫁東風,無情蜂蝶輕相許”則是愈無理而愈妙了。事實是,情之愈痴者,愈遠於理也。

馮延巳的《蝶戀花》雲:

誰道閒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這首詞寫的也是一片痴情,而轉折多妙,自謂久棄閒情,春來依舊惆悵,一轉也。惆悵便一任惆悵,且借酒澆愁,不惜朱顏消瘦,再轉也。年年見青蕪楊柳,惹動愁思,痴情冥索不得,三轉也。東風滿袖,痴立小橋,待得月上平林,歸來已晚,傷春之故,終是茫然,此其情所以愈痴也,是又復惆悵一日,畢竟閒愁欲拋未得,四轉也。“此詞寫痴情人為春愁所苦,若負劍之蛇,盤旋左右,痛終不解;曲折多處,正緣春恨多耳。”周美成《菩薩蠻》後闋雲:

天憎梅浪發,故下封枝雪。深院捲簾看,應憐江上寒。

雪下得連梅枝都封住了,居人惴慮江上心上人之寒。所以很不喜歡下雪,但雪因天時而降,不敢責怪,於是遷怒於梅花之浪發,謂天亦憎此,故下封枝之雪以示懲戒,致令江上人受池魚之殃。離人本無閒情去看花開,花競發而致天雪,則梅花豈非浪發乎?*人怨,有其宜矣。既切女兒心事,又合女兒口吻。充分表明女兒的痴絕之情。牛希濟《生查子》雲:

春山煙欲收,天澹稀星少。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月照淚光,縱橫滿面,語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看他哭哭啼啼,絮絮叨叨,真是痴情徹骨。記得綠羅裙,從此眼前只理會得一片綠,再見芳草處處,輒動憐愛之心,是別已久情未了,豈止未了,更是顛顛倒倒,除卻一片綠外,不曉他事矣。這是痴情男子的情態。詳見《中國文學欣賞舉隅·痴情與徹悟》。

吳宓在《詩學總論》裡說:“柳宗元詩:‘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又陳其年詩:‘百年骨肉分三地,萬死悲哀並九秋’,夫二人之艱難困苦,雖至其極,然尚未死,即人死亦只—次,乃曰萬死,是切摯之筆也。……切摯有二法:或加增其數量,或改易其事理。所謂改易其事理者,即詩人感情深摯激切之時,所言實與真理實象不合,與世中常理相悖,而寫來又但覺其逼真,而顛撲不破是也。”轉引自傅庚生:《中國文學批評通論》商務印書館1947年版第80一81頁。

袁枚說:“詩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沈石田《落花詩》雲:‘浩劫信於今日盡,痴心疑有別家開。’盧仝雲:‘昨夜醉酒歸,仆倒竟三五。摩挲青莓臺,莫嗔驚著汝。’宋人仿之雲:‘池昨早添水三尺,失卻搗衣平正臺。今朝水退石

最新小說: 四合院傻柱重生了 鎮魂:赤帝傳說 網遊:治療與守護 鄉愛永強媽重生,坤爹我不伺候了 網遊炎黃:化身千萬 夢幻西遊:我有一個垃圾回收站 你是我的小精靈 第一次下海,就被瘋批金主纏住 快穿:誰家白月光摁著男主親 靈植空間:仙途種田錄 年下猛E?是哥哥的舔狗小哭包 高冷指揮官,請藏好你的狐狸尾巴 王者聊天室:大陸風雲錄王者 帶完美進度農場進入求生遊戲 影視評論 兵種無限附加金詞條,無敵怎麼了 穗歲念安 無限流副本和職場有什麼區別? HP:重開二週目,我的天才兒子 二刷海賊影片:開局曝光尼卡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