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從宮中回來後,項羽就變得格外沉默寡言,這兩日只悶頭在演武場練武。 王離見他一副頹廢落魄的樣子,心下一陣暗爽,讓你小子天天欺負我,這下遭報應了吧? 或許是以往受到的憋屈太多了,現下有一個宣洩口,他便迫不及待地擋在項羽面前,肆無忌憚地冷嘲熱諷。 “喲,這不是咱們鼻孔朝天的姬公子嘛,怎麼?這幾日蔫巴了?” “莫不是遭到了陛下的厭棄?” “王、離,想打架便直說。” 聽到死對頭的嘲弄,項羽的臉色更陰沉了,一個個帶著寒意的字,像是從牙縫裡擠出來似的。 見勢不妙,一旁的韓信趕忙上前打圓場,企圖緩解劍拔弩張的氣氛。 “姬兄,王兄,大家都是同窗,好好說話、好好說話。” “而且明日便是傳臚大典了,莫要在節骨眼上傷了和氣。” 韓信的勸阻顯然十分有效,王離不甘心地撇撇嘴,讓開了位置,項羽則是冷哼一聲徑直離開。 關乎前程之事,幾人不敢懈怠,若是劣跡傳出去,難免會讓陛下不喜,從而降了進士名次。 次日,莊嚴隆重的傳臚大典於章臺宮舉行。 寬敞的廣場中,衛兵們身穿甲冑、手持兵器,肅穆地分列兩旁,奉常與太樂們負責禮儀和奏樂事宜。 一切準備就緒後,皇室宗親們佇立在高臺兩側,文武百官們則井然有序地站在廣場上。 在謁者的指引下,舉人們著嶄新公服,按捺住激動,面色端肅,分列左右站在百官身後。 半晌後,在萬眾矚目中,帝后二人一襲黑金冕服,並肩款款而來。 “陛下駕到!皇后娘娘駕到!” “參見陛下!參見皇后娘娘!” “參見陛下!參見皇后娘娘!” “......” 伴隨著宏亮莊重的鼓樂聲,眾人齊齊高呼,並參拜行禮。 嬴政與楚月凝分坐於龍鳳椅之上,神色是同樣的威嚴端莊。 隨後,奉常捧出欽定的金榜展開,由傳臚官們按榜依次傳唱,每喊一次,奏樂一次。 “始皇五年七月十日,策天下舉子。” “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偌大的場地內,毫無一絲雜音,唯有肅穆莊嚴的宣讀聲響徹章臺宮。 眾人皆肅立恭聽,而舉子們哪怕竭力抑制了內心的忐忑,可依然能從凝重的面容上看出些許波動。 心臟似乎提到了嗓子眼,所有人目光聚焦在正前方的奉常身上,焦灼又期冀,等待最後的審判。 “文舉一甲第一名,蕭何!” “文舉一甲第二名,曹參!” “文舉一甲第三名,張良!” 每唱一名,宣讀三遍,以此示狀元、榜眼、探花的與眾不同,也是彰顯陛下的恩寵。 蕭何三人猛然狂喜,但還是維持住了儀態,出列走到御道上站定,向陛下叩拜謝恩,真正意義上成了天子門生。 一個時辰後,文舉唱名結束,接下來便是武舉唱名,仍舊是熟悉的流程,熟悉的聲音。 “武舉一甲第一名,姬羽!” “武舉一甲第二名,王離!” “武舉一甲第三名,韓信!” 當聽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項羽腦中一片空白,直至唱完三遍後,才倏然反應過來。 他如行屍走肉般叩拜謝恩,心裡一團亂麻,詫異、疑惑、恍惚、悵惘……各種情緒交織在一起。 項羽從未想過,秦始皇的心胸竟如此寬廣,能容忍一個敵國遺民,甚至不計較曾經的謀逆之罪,賜予如此殊榮。 他眺望著高高在上的帝王,神色複雜,待看見那張不怒自威的面龐後,心底漸漸湧起無力感。 從前項羽年少輕狂之時,自持神力與武藝,傲慢狂妄,在聽聞始皇帝的威名後,他沒有敬畏,反倒不服氣。 他認為若是他稱王稱霸,做的定然不會比秦始皇差。 可如今,他們之間的差距宛如天塹,不僅武力比不上,就連博大的心胸也是他望塵莫及的。 在那雙威嚴而銳利的鳳眸注視下,項羽心甘情願低下了高傲的頭顱。 這一刻,桀驁不馴的傲骨徹底臣服。 傳臚唱名後,狀元領著諸位進士拜謝皇恩後,便在盛大的儀仗隊簇擁下,觀看張貼金榜以及騎馬遊街。 咸陽街道兩旁,圍滿了湊熱鬧的百姓們,臉上無一不是羨慕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