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像以前那樣的尊敬了。
這個時候還死硬著頭皮,試圖頑抗下去的日軍大本營,也不敢將老百姓逼的太緊。萬一這個時候引發大規模的民變,那可就真的壞菜了。儘管此刻的日本本土,已經成了一座特大型的兵營。
但讓日本軍部下決心鎮壓,他們恐怕到時候不僅是民變那麼簡單了。日本兵就算在惟命是從,被徹底訓練成了野獸。可面對著自己的親人開槍,與對待其他敵國居民的時候,可就是兩碼回事了。萬一逼的太緊了,在搞不好引發兵變,那就徹底壞菜了。
被楊震搞的焦頭爛額的日本人明顯感覺到,美國人只是要徹底的擊敗自己。但滿洲那個可惡的中國人,採取的各種手段與做法,這是要刨掉日本人的祖墳,將整個日本從下到上徹底的搞亂。
但面對這個即可惡又詭計多端對手,卻是無可奈何的日軍大本營以及政府只能化悲憤為力量,將所有的氣都撒到了美國人的頭上。對於始終不肯下海的抗聯,他們是萬萬沒有這個膽子,再去惹那些他們實在啃不動的中國人了。
對於日本人來說,堅持認為如果沒有美國人這個鬼畜在背後操縱,單憑支那人自己是沒有能力搞出這麼大動靜的。從中國戰場到太平洋上,都是米國鬼畜搞出來的。就算日本人跳井,也要拖著美國人一起下水。
只要美國人扛不住巨大的傷亡退縮,到時候在與美國人做下來談判,那麼這個結果想必會好的多。而沒有了美國人在背後的操縱,單憑中國人也搞不出來這麼大的動靜。滿洲的那個魔鬼,對於日本本土的威脅,最多也就是在空中示示威而已。
沒有海軍支援的他們,是無法登陸四面沿海的日本本土的。而且內部不團結的中國人,用不了多少時間,也許自己就會打起來。日本人堅信重慶方面政府,是不會坐視共產軍如此快速的發展壯大。
當年日本軍正處於最強大時期,國共雙方每年的紛爭,甚至動手的情況尚且都不斷。眼下日本軍隊已經處在強弩之末時期,可謂是給了雙方一個最好的機會。爭奪戰後中國的主導權,肯定會讓兩方面大打出手的。
期待著中國人自己同室操戈的日本人,在眼下中國北戰場不斷的採取戰略收縮的辦法,全軍退過淮河以南,以淮河為防線固守華中地區。在南中國則固守武漢以下的長江中下游,中國最富庶的地區。而在朝鮮南部則擺出了一副縮頭烏龜,無論你怎麼做我只堅守不出的態勢。
就是想要在時間上,儘可能的拖延到中國人自己動手打起來。到時候中國戰場上的壓力,一下子就可以消失。鷸蚌相爭的結果,只能是漁翁得利。日本人死硬的認為,只要那支滿洲境內眼下已經入關的強大共產軍與國民政府發生戰事,日本軍隊就至少可以保證日軍對長江中下游的控制。
而且敵軍的精力被牽制到關內,整個朝鮮南部的控制區,就基本上可以安全無恙。所以日軍在關內戰場,面對華北各個根據地,以及入關的抗聯幾十萬裝備精良的大軍,是一再的收縮。就是想挑撥中國人內部爭鬥,給他們漁翁得利創造機會。
日本人算盤打的倒是蠻精的,只是中國人上不上他們這個當,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日本人放棄津浦線,甚至豫東部分地區打算禍水北移,將中國戰場上的熱點,轉移到中國人自己的內部,這一點做的卻是有些太過於明顯了。
楊震制定的從四五年開始,不僅僅要在戰場上徹底擊敗日軍,在心理和經濟上也徹底擊敗日本人的計劃,從四五年一月份開始按部就班執行的相當順利。在這場戰爭的最後階段,楊震採取多種手段,一步步的徹底從根子上瓦解日本人所具備的優點。
兩軍的轟炸機群在天上,不斷的點燃一個又一個的日本城市。將日本的軍工基地,一個又一個的化為烏有。楊震制定的從心理上和經濟上,徹底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