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面佯動部隊給自己爭取的時間,不會太多。日軍不是那種就連對手的攻擊部隊多少還判斷不出來的傻子。一旦佯動被識破,自己就再也沒有可能會悄無聲息的滲透進日軍的陣地。
當進入雷區之後,齊志遠卻是有些幸運的發現日軍的雷區實際佈置的寬度並沒有比自己預想的要寬,密度也遠沒有自己想象的大。雷區的實際寬度,只有三十米左右。剩下的部分,只是日軍利用一些罐頭盒或是刷上油漆的木頭塊製作的假貨而已。
雷區的實際寬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寬。密度也沒有自己看起來的那麼大,對於齊志遠來說,自然是一件好事。而當面的日軍也明顯被北面的槍炮聲給吸引了過去,除了偶爾用明顯位於縱深處的機槍向這個方向掃射一下之外,並未對這邊給予太多的關注。
見到日軍的注意力被副連長那邊的佯動吸引過去,齊志遠沒有絲毫才遲疑的向後手一揮,示意跟在自己身後的幾個班長立即開始排雷。而他自己則率先拿起就地取材,從戰死的日軍步槍上卸下來的三零式刺刀開始排雷。
他使用的這個工具,要是讓之前一直缺槍少彈的關內部隊,看到了還不知道怎麼心疼,罵他敗家子。你排雷就排雷,用刺刀排雷也正常。可你幹嘛非要將一把好好的刺刀弄斷?不僅僅是他,在他身後的幾個班長人手一把為了方便折斷的三零式刺刀。
眼下的齊志遠可沒有心情去顧忌遠在千里之外的關內部隊,在見到他手中這支排雷工具有什麼想法。對於他來說,以最快的速度透過雷區,滲透進日軍的陣地。找到白天給自己部隊帶來嚴重威脅的那兩個炮兵陣地,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
其實之前日軍除了一種九三式反坦克地雷之外,極少裝備普通步兵使用的地雷。相對於地雷來說,在中國戰場上處於防禦作戰的時候,日軍更喜歡使用的是毒氣。儘管在作戰之中沒有少吃抗聯地雷的虧,但日軍仍舊固執的沒有裝備這種效費比比較高的防禦武器。
但在今年上半年的滲透於反滲透作戰,吃了不小虧日軍為了阻擋對手無孔不入的滲透戰。依照繳獲的抗聯地雷為原型,利用其在奉天的兵工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仿製了一批反步兵地雷,下發給前線各個師團。
不過由於日軍一貫不重視地雷在防禦作戰中的使用,雖說迫於戰況而仿製生產了一批,但總體上仿製的數量並不多。分配給第七師團地雷的數量並不是很多,下發給二十八聯隊的數量就更少了。
對於防禦線寬度達到幾公里來說的二十八聯隊來說,上司發放的那點地雷遠遠滿足不了需要。尤其是經過白天作戰損耗後,到了傍晚更是已經所剩無幾。要想部署到足夠寬度的雷區,二十八聯隊手頭的那點地雷儲備還差的很遠。
急需一切可以彌補兵力不足弱點,但眼下卻是無可奈何的聯隊長金岡正忠大佐,在夜間重新部署雷區的時候,除了摻雜了部分迫擊炮彈、榴彈筒使用的榴彈以及毒氣炮彈之外,還利用罐頭盒製作了為數不少的假地雷埋設在雷區之內。
原本金岡正忠大佐因為撒佈了毒氣,再加上似真似假的雷區。除非抗聯硬用人堆,否則夜間的進攻肯定會有忌諱。尤其對於遏制對手利用夜色的掩護對自己陣地進行滲透,會起到普通武器起不到的作用。
最起碼,抗聯想要依靠人工排雷,是想也不要想了。如果動用炮火排雷,那麼他們的滲透行動也就沒有必要展開了。金岡正忠大佐的這一手可以說是在賭博。賭抗聯的防毒面具雖然人手一個,但在毒氣沾染區排雷所需防護服的數量並不多。
他那裡想到,他的為了保護那個半真半假雷區而撒佈的毒氣,被抗聯的一個小小衛生員就地利用陣地上的物資輕易的破解了。他撒佈在雷區的那些毒氣,根本就沒有起到阻止對手排雷的作用。而他部下埋設地雷的手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