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答幹一夥雖然兇狠,卻也不傻,怎麼可能不知經營後路?
為了防止一旦落網後被繩之以法,他們找了一條後路。
他們運氣很好,這條後路不是保護傘,而是陝西東路提刑按察使僕散六斤的把柄!
僕散六斤,僕散世家在關中的代表人物,關中大佬之一,主管陝西東路的監察黜陟、司法刑獄、治安捕盜、鎮防兵馬,權勢極大。
正三品大員。
在李桓和雲裳看來,僕散六斤就相當於省紀委書記、政法委書記、公安廳長、省武警部隊司令員,四個職務一肩挑。
要是合答乾等人暴露落網,生死就是僕散六斤說了算。
僕散六斤只要包庇,隨便找個藉口就能脫罪。
合答乾等人有僕散六斤的把柄,就是一張保命符。
這張保命符是多年前的一封效忠信,僕散六斤寫給皇叔、鄭王完顏永蹈的密信。
那時,僕散六斤在中都禁軍中任職,還沒有外放。
當年送這封信的人,是僕散六斤的一個極其信任的心腹家臣。
可效忠信還沒送到鄭王手裡,鄭王就東窗事發,謀反失敗,牽連了大批宗親貴族。
送信的家臣回報主人,效忠信幸好沒有送到,被他及時燒燬了,沒有被搜出來。
僕散六斤倚他為心腹家臣,不但沒有懷疑他,還誇讚他處置得當。
可知人知面不知心。僕散六斤至今不知,這個心腹家臣並沒有銷燬他親筆寫下的效忠信,而是奇貨可居般的私藏起來。
藏起來的動機,是留下一個後手。萬一僕散六斤殺自己滅口,這封密信就會發揮作用,讓僕散六斤追悔莫及。
然而多年之後,僕散六斤這個家臣,居然在一天夜裡,被合答乾等一夥強盜,殺人劫財!
更諷刺的是,那家臣臨死之前,誤以為合答乾等強盜,是僕散六斤派來殺人滅口的殺手。
他眼見家人被殺戮,女兒被輪姦,怨念滔天的說道:
“僕散六斤!我知道是你要殺人滅口!可是你殺了我全家,就沒人知道你當年的事情麼!”
“當年那份密信,我並沒有燒燬!只要我一死,就會有人將密信送到中都!天子一定會看到!”
說完這些,他就撞柱而死。
合答乾等人聽到,頓時大感興趣,可是又無法拷問死人,不知道密信究竟交給了誰。
於是,他們就用了一個笨法子,姑且一試。
接下來一段日子,他們利用官軍的身份,在東去的官道上設卡,表面上是搜查盜賊,實際上是搜查去中京送信的人。
法子是很笨,可是他們運氣好,又有耐心,居然真的等到了。
那家臣死後不到兩個月,一個小商人從關卡上經過,被搜出了一封信。
那封信一看就有些年頭了,信封很舊。
開啟一看,正是當年僕散六斤寫給鄭王的效忠信。信中的話不但很露骨,還有僕散六斤的畫押。
原來,這送信去京師的小商人,居然是那家臣多年前“病死”的一個兒子。
家臣當年設了局,說一個兒子病死,還舉喪哀悼,出殯埋葬。
可是棺材裡是空的。這個兒子,其實被家臣秘密轉移到外縣,更名換姓,安家落戶。
那份密信,當然也被“死去”的兒子帶走。
聽到父親被殺,老家被滅門,兒子立刻誤認為,是僕散六斤下的毒手。
為了滅口,居然殺了自己全家!
於是,兒子就按照當年父親的叮囑,拿著密信去中都,為全家報仇,讓僕散六斤萬劫不復。
可惜的是,這對父子至死也不知道,是他們誤解了僕散六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