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桓提完這個關鍵問題,就不再說話,而是等著三人說話。
外面誰也不知道,這大半夜的終南山中,竟然有四人對著兩具屍體,分析來分析去。
李孝先忽然搖搖頭,“額想不出了。額只能想到一個可能,那就是兩人其實已經去過長安。”
“但不知甚麼原因,兩人又離開了長安。”
“興慶府在北,他們從北來,怎麼會出現在終南山?多半是到過長安了。”
李桓點頭笑道:“二兄這次真的說對了。沒錯,他們不是快到長安,而是已經到過長安。”
“可惜,他們剛進城,就被認識他們的熟人發現。那熟人肯定是西夏党項人,應該帶著追蹤他們的任務。”
“兩人只能逃出長安,往南逃。因為城南多山,容易逃跑。”
“敵人騎馬追趕,一直追到外面的山口,從‘大道’追下去了。兩人擺脫了追兵,捨棄馬匹,進入了這條羊腸小道。”
“就是這個突然變故,使得男子變卦。他眼見敵人已經到了長安,以為金國承認了李安全的帝位,不會再管廢帝。”
“或許他從敵人口中得知,廢帝已經死了。”
“那麼,他覺得沒有希望翻盤了,會怎麼做?”
李孝先點頭:“若是不想死的人,眼見沒了希望,多半是改弦易轍,反過來投靠新主。”
李桓道:“這應該就是答案了。突然在長安邂逅敵人,遭到敵人追擊,得知翻盤無望,然後背叛廢帝,一番爭執之後,被皇后襲殺。”
“但他是皇后很在意的人。皇后親手殺了他,傷心絕望之下,當了吊娘子。”
“唉,皇后小腹微鼓,的確有兩三個月的身孕了。”
聽到這句話,李孝真等人都心生憐憫,一屍兩命啊。
雲禟搖頭道:“四郎啊,你說的好像在理。可你怎麼知道,他們在長安遇到了敵人?這沒有根據啊。”
“有根據!”李桓語氣自信,“大人記得我之前勘察岔路嗎?我當時看到了‘大道’上留下的腳印。”
“看腳印,有人在岔口下馬了。剛好是兩個人。這兩人下馬之後,讓馬繼續沿著‘大道’跑路,他們徒步進了羊腸小道。”
“這兩人,應該就是這兩具屍體。”
“路上有很多馬蹄印,當時至少有十幾匹馬跑過。馬蹄印,都是党項戰馬常用的丁字馬鐵留下的,金人和宋人都不用這種馬鐵。”
“這說明什麼?說明有一群党項騎士,在今天下午,從岔口處跑過了。他們一定是從長安出來的。”
“難道是西夏使團?”李孝先立刻反應過來。
李桓點頭:“當然就是西夏使團,也只能是西夏使團。他們,不是廢帝派出的使團,而是羅太后和李安全派出的使團!”
李孝真和雲禟神色佩服的嘆息道:“那就對了,這就對了啊,一通百通。”
李桓繼續道:“皇后不知道羅太后的使團在長安。她肯定是進城之後才知道。”
“她很清楚,使團官員一定會抓她回國,向太后和新帝表功。”
“那麼她只有逃走一條路。”
“她和她的隨從,當時肯定是騎馬的。不然也跑不掉。”
李桓說到這裡,指指兩具屍體的靴子,“兩人的靴子沒有什麼磨損,說明他們之前騎馬。”
“兩人是在岔路口下馬之後,才徒步到此。”
“不好!”雲禟忽然眉頭一皺,“西夏使團是下午追的他們,眼下最少有三個時辰了,他們當然已經知道,追的只是兩匹沒有主人的馬。”
“那麼,他們一定會走回頭路,多半會發現羊腸小道。眼下,可能要進入這條小路來追。”
李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