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大。美洲不像亞洲,荷蘭想擴張美洲殖民地,必須跟葡西兩國連年交戰。
如今,東印度公司自身難保,西印度公司徹底玩蛋。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便是美洲西海岸走私氾濫,大量中國廉價商品湧入,西印度公司的生意更不好做。
“噗通!”
一道水花濺起,港口處傳來叫喊聲:“有人跳海了!”
這些呼聲沒有引來救援,反而像提醒了生無可戀者。只見一位荷蘭紳士,加速衝向海邊,縱身跳入大海當中。
城內城外,到處是乞丐。
這些乞丐,很多來自紡織街區,那裡的手工業作坊也大量倒閉。
尼德蘭是歐洲工業中心,毛紡、麻紡、棉紡、印染、造船、製糖、制皂……這些行業都首屈一指,僅比利時生產的呢絨,就佔全球呢絨產量的一半以上。
單說棉布,尼德蘭生產的棉布,行銷全世界各個地區。
然而這幾年,中國廉價棉布衝擊印度市場,接著又去衝擊美洲市場。尼德蘭的棉紡業,已經走向衰敗,大量棉布積壓倉庫,根本就賣不出去,幾乎每個月都有棉紡作坊倒閉。
能跟中國競爭才見鬼了,拋開蒸汽機的影響,原料成本就被甩出一大截。
歐洲本來就不盛產棉花,尼德蘭的棉紡原料,須得從美洲和印度進口。大老遠的運回去,做成棉布再外銷。特別是美洲那邊,從原料進口到產品銷售,都要被塞利維亞商人扒一層皮。
“戰爭,戰爭,向中國發動棉布戰爭!”
一個投資失利的瘋子,站在交易所門口狂呼。如此離譜的口號,居然贏得無數人贊同,就連街邊乞丐都紛紛加入。
他們越聚越多,並自發走向議會大樓,將裡面開會的議員層層包圍。
“我們不要乞討,我們要戰爭!”
“向中國開戰!”
議員們來到陽臺上,看著外面的遊行人群,一個個都不知如何是好。
他們也想集中全力,獨孤一擲跟中國開戰。
但誰敢啊?
英國與荷蘭的軍備競賽,已經持續好幾年,雙方都在瘋狂造艦,第二次英荷戰爭一觸即發。
這個時候跟中國開戰,恐怕荷蘭的艦隊,前腳離開歐洲,後腳就被英國打到家門口。而歐洲其他國家的商人,也都時刻關注著局勢,想趁荷蘭衰落時咬一口。
……
西班牙,馬德里。
這座首都不符合大國形象,因為乞丐實在太多,而商業也早已凋敝不堪。
更可怕的是,洋和尚數量比乞丐還多!
神甫有二十多萬人,修士和修女近百萬人,佔西班牙國內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如此多的宗教人士,並非西班牙人有多虔誠,而是趨利避害的自然選擇。
教會勢力擁有的土地,佔西班牙國內土地面積的一半,並且擁有各種政治和經濟特權。與此同時,國王大肆抓捕異端,數十年間造成50萬百姓逃去殖民地。
而工商業凋敝,造成更多從業者逃亡,紛紛前往殖民地謀生,西班牙國內人口更加稀缺。
四分之一的脫產宗教特權人口,要跟貴族和商人一起剝削百姓,底層百姓的日子該有多困難?於是,選擇做神職人員的越來越多,逃去殖民地的也越來越多,早就已經形成了惡性迴圈。
擁有全球最多殖民地的西班牙,居然被迫頒佈命令,未經允許不得向殖民地遷徙……
這個情況,跟一百年前相比,完全就是天堂和地獄之別。
西班牙剛統一那會兒,五萬多阿拉伯人皈依天主教,奠定了西班牙的工商業基礎。新航路的開啟,西班牙工商業爆發式發展,當時僅在塞利維亞,就有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