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清緬戰爭,前後打了好幾年。
說起來很丟人,最初兩年的戰鬥,近半時間是在中國境內打的。
而且,緬軍主力遠征暹羅,正在圍困暹羅首都,清軍面對的只是緬甸偏師。當然,清軍也全是綠營和土兵,被緬甸偏師打得滿地找牙。
最終結局,也分不出誰勝誰敗,雙方前線將領都打疲了。
清軍瞞著乾隆皇帝,緬軍瞞著緬甸國王,各派十多名將領議和,互贈禮物,正式停戰。清軍撤退時還沉炮焚舟,緬軍覺得怪可惜的,請求把舟炮送給自己,遭到清軍的嚴詞拒絕。
隨即,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清軍回去對乾隆說,咱們取得了大捷,緬甸已經徹底認輸。緬軍也回去說,已經將清軍擊退,我們終於勝利了。
乾隆和緬王,還真信了。
就算不信,也必須信。就拿清軍來說,戰爭花費900多萬兩白銀,難道還能再打一次?
大婚不久的太子爺,獲准參加最高軍事會議。
盧象升指著地圖說:“據這兩年派出的細作呈報,緬人加緊了對車裡的入侵。車裡土司也不斷求援,請求朝廷出兵相助,車裡司十三版納,已經被緬人佔去兩個。”
車裡宣慰司,是明代設立的三宣六慰之一。
其轄內有十二個大土司,再加一個車裡司,合起來就是“十三版納”。“版納”意為“千塊田”,“十三版納”就是“十三千塊田”,每一千塊田就是一個轄區。
是不是覺得有些耳熟?
十三版納,便是西雙版納!
車裡宣慰使,也就是西雙版納的首領,在二百多年裡反覆橫跳。
最近幾次橫跳如下:萬曆十三年,歸附明朝。天啟四年,投降緬甸。天啟五年,背叛緬甸。天啟六年,緬軍捲土重來,土司被殺,再度降緬。民始九年,歸順中國朝廷。
由於遲遲不接受中國派遣官員,大同軍一直都沒出手幫忙,緬甸趁機再度入侵。
大同軍如果還按兵不動,整個西雙版納都要投降緬甸。
盧象升說:“如今的車裡宣慰使,叫做刀糯勐,因為年幼,由其叔父刀木禱秉政。刀木禱無力抵抗緬人,卻又日漸提高賦稅,車裡各土司和百姓皆不服氣。戰後,可恩威並施、改土歸流,但不能改得太過,否則定然誘發叛亂。”
吏部尚書已經換成了歐陽蒸,也是廬陵時期的從龍功臣,他說:“天啟六年,緬軍攻佔車裡,擄走了大量人口。車裡南部地區,人丁稀少,可趁機移民。雲南就有許多傣人,可徵調傣族官吏,前往車裡擔任官員。車裡宣慰司,可改為車裡州,下設兩縣。十三版納,改為十三個鎮,原有土司皆為鎮長。”
盧象升繼續指著地圖說:“車裡土司,是肯定同意大同軍過境的,甚至還會出兵相助。但旁邊的孟連長官司,一直搖擺不定,態度模稜兩可。我軍應當急行軍,一舉拿下邊境關卡,以軍威將其懾服。按照其以往習性,多半會表面臣服,至少也是兩不相幫。”
孟連長官司,就是幾百年後的普洱市孟連縣、瀾滄縣和西盟縣。
也即是說,不但西雙版納沒有納入大同新朝的版圖,普洱市的一些地方也還是土司在掌控。
這裡的土司也姓刀,從嘉靖年間到現在,內部各種爭權奪利。弟殺兄,侄殺叔,爭權時往往藉助外力,比如背叛大明投靠緬甸之類。
此時的孟連土司刀派欽,就臣服於緬甸,一直不肯向中國納貢稱臣。
趙瀚說道:“戰後,孟連土司不能再留,改設為孟連州。還有這刀氏,多殺幾個立威!”
盧象升繼續說道:“兵部和都督府的計劃,劉師長(劉新宇)所部,走車裡和孟連兩處,一直打到孟艮府和八百司。而黃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