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髮生!”
之後,辛棄疾又兩次迴歸朝廷做官,可依舊同樣遭到排擠,
1194年,辛棄疾再次被罷官回到上饒。這一年辛棄疾55歲,心灰意冷的他,從此雙耳不聞身外事,專心做農,打算就此了卻殘生。
1203年,64年的辛棄疾再次被朝廷徵用,任紹興知府兼浙東安撫使,第二年三月改任鎮江知府。
這一年,朝廷終於同意讓辛棄疾帶兵北伐,籌措半生,辛棄疾以為終於等到了夢想可以實現的時候,諷刺的是,就在北伐所有工作都準備就緒的時候,辛棄疾卻再次遭到了罷免。
歸鄉途中,悲憤的辛棄疾寫下了《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1207年,金兵入侵,勢如破竹,兵臨城下。
南宋皇帝大驚,高堂之上驚慌失措的詢問:何人可以抗金?
臺下一人裝著膽子回答:辛棄疾。
南宋皇帝哪裡還敢有絲毫遲疑,立馬就頒旨下令,由辛棄疾領兵抗金。
可惜這遲來的機會,對於辛棄疾已經毫無意義,此時的辛棄疾已經積鬱成積,重病在床,一個月後,帶著滿腔遺憾,溘然長逝。
“此生不復宋土,我辛棄疾誓不為人!”
“若有朝一日我大宋能夠收復失地,我絕不讓任何一個百姓在大宋的土地上受這樣的罪,造這樣的苦!”
“辛某若能看到九州歸一,山河一統,縱使死上百次千次又有何懼!”
腦海中回憶著辛棄疾的這些豪言壯語,王小濤眼眶不自覺的溼潤,滿腹無助與感慨。
有著匡扶社稷之能,卻不遇賢主,最終含恨鬱鬱而終。
這就是南宋!
英雄生不逢時的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