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改為廷美。
公元961年6月,也就是杜太后當了一年多的太后之後,生了重病,危在旦夕。有一天,她把匡胤和趙普都召到病榻前,問匡胤:“你知不知道你是怎麼得到了江山的?”匡胤答:“都是託祖宗和太后的福!”太后說:“不是。正因為柴家讓幼兒做皇帝,才丟了江山。為了後代不出幼君,你百歲以後,應當傳位給光義,光義傳光美,光美再傳德昭(匡胤的長子),這樣,趙家的天下就萬無一失了。”匡胤說:“遵照母親的教誨。”太后又交代趙普:“你要記下我的話,以後不能違背。”於是趙普就在病榻前寫下這份遺囑,並且在紙尾寫上“臣普記”三個字。匡胤把這份遺囑裝在一個小金盒子裡,交給一個老成的宮女小心保管。因為這份遺囑儲存在一個金盒子裡,所以稱為“金匱之盟”。。 最好的txt下載網
殺兄奪位的驚天大案(4)
我認為:《宋史紀事本末》卷十“金匱之盟”中所記載的這件事整個就是假的,是由20年後的趙普偽造出來的。因為在當時,這件事既不合情,也不合理,更不合法。
如果說,杜太后是害怕趙家以後會出現幼君,丟了江山,才留下這樣的遺囑,其實趙家不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當時趙匡胤34歲,趙光義22歲,趙光美14歲,匡胤的大兒子德昭10歲。匡胤以下,兄弟叔侄,每個人只差幾歲,幾乎成了一種階梯形,不管匡胤什麼時候死掉,都不會出現沒有成年人接班的情況。杜太后完全是過慮。退一步說,即使杜太后顧慮太多,在家裡人中間囉囉嗦嗦多說幾句,那也可能。那就只能是說的說,聽的聽,只當耳邊風,不把他當回事,如此而已。
在中國三代時期,在邊疆的遊牧民族之中,由於國王常常要兼任軍事領袖,不能由幼兒擔任,所以王位的繼承,既有父子相承,也有兄終弟及。但那是國家大事,需要透過公議,不可能由太后一個人說了算。自從秦漢以後,帝位的繼承只能是父子相承,如果說由一個太后來改變帝位繼承的辦法,變父子相承為兄終弟及,既不合理,也不合法。《宋史?太祖本紀》建隆二年六月的記事記了太后之喪,但是沒有提金匱之盟這件事,足見官方從來沒有認賬。
家族中的這些傳言,這些議論,對於別人來說,都是閒話,完全不值得注意。只有趙光義才把這些並無根據的傳言放在心裡,做起了一廂情願的皇帝夢。趙匡胤雖然對人寬厚,但是家教很嚴,趙光義做皇帝夢的事,一定不敢讓他知道。將來傳弟還是傳子,只有匡胤自己心中有數,別人是做不了主的。
在匡胤做皇帝的這16年中,光義能夠繼位的希望很小,在他前進的道路上,最大的攔路虎就是趙普。北宋初期,趙普受到匡胤的重用,獨任宰相10年。他老奸巨猾,目光銳利,常常一眼就能看破光義所作所為的真正意圖,不客氣地加以揭破。在他面前,很難說假話。匡胤對光義雖有迴護之意,但是出於對趙普這位開國元勳的尊重,又不能不採納他的意見。因此,光義要辦的事,一遇趙普過問,就必然受到阻撓,感到無可奈何。
趙普長期壓制光義,這個鐵的事實就足以說明根本沒有“金匱之盟”這麼一回事。如果真有此事,這份盟書又是趙普親手寫的,他明知道光義日後有當上皇帝的可能,那他又何必一直壓制著光義,這不是給自己樹敵麼!趙普防範光義是有道理的。因為當時他是匡胤的心腹,凡是對匡胤不利的事,他都會時時加以注意。光義陰險狡猾,在匡胤的庇護之下,經常不忘在開封培植個人勢力,但都逃不過趙普的銳利眼光,受到壓制。以後趙普自己屢次受賄,被匡胤發覺,貶出京師,到外地去當了節度使。光義沒有人監視了,放手發展個人勢力,組成了一個陰謀集團,終於暗害了趙匡胤,造成了一場大悲劇。
趙光義當上了皇帝,趙普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