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垮,還沒有打仗,成千上萬的人就被擠死,踹死,逼到河裡淹死,一時傳為笑談。西路軍潘美部下的老將楊業(就是楊家將裡的老令公)在山地裡機動靈活地作戰,敢以幾百人奇襲遼軍幾萬人的大隊伍,屢立奇功。因為他不照宋軍規定的那種打法,不受重視,潘美不予接濟,最後受傷被俘,壯烈殉國。總而言之一句話,雍熙北伐,宋的30萬大軍不是被遼軍打垮的(遼軍不及宋軍之半,相對處於弱勢),是被趙光義手裡那幾張陣圖打垮的,是因為缺糧而倉皇退兵時被擠死的、踹死的、淹死的,老將老兵心裡都很明白,跟著柴榮、趙匡胤打仗,絕沒有這種打法。
公元979年與986年趙光義兩次伐遼,兩次大敗,從此兵連禍結,遼軍經常出兵南侵,北方邊境就沒有太平日子可過。趙光義的威信不但沒有抬高,反而威信掃地,從此龜縮在開封,再也不敢談北伐與收復失地的事了。因為要北伐,就得用兵,他實在沒有帶兵的本事,這一輩子也學不會了。要是把兵權交給別人,他不放心。因為恨他的人太多,不滿意他的人太多,兵權交給別人,隨時都會發生兵變。為了安全起見,寧肯忍辱偷安,這個仗是不能再打了。
後人評論說,宋王朝是個積貧積弱的王朝。總的說來,這話不錯。但是說細一點,積貧積弱的現象不是從趙匡胤時代開始的,而是從趙光義時代開始的。趙光義接手軍事指揮之後,表現為一個大外行。他以為兵多則強,就大量募兵、增兵。趙匡胤時代,兵員在22萬到30萬人之間;趙光義時代,兵員在60萬到100萬人之間(兩次大戰,被打垮了的潰散的隊伍在30萬人以上),養了這麼多兵,國家安得不窮!養了大量冗官冗兵,國家財政入不敷出,很快就出現了積貧現象;外敵入侵,不敢應戰,不僅遼國一再犯邊,在趙光義時代又出現一個西夏割據政權和遼國勾結起來,共同與宋為敵,這就出現了積弱現象。
張其凡所著《宋太宗》一書說:“宋太宗時期,既是中唐以來亂世的結束期,又是宋代積貧積弱的開始期……太宗集中主要精力防止內部有變,汲汲皇位的保持與傳子,對外則甘作弱國,不以為辱了。宋代的積弱之勢,由此而愈演愈烈。”
也就是說:宋代積貧積弱的現象是從趙光義時代開始,與開國之君趙匡胤沒有關係。而且這種現象是趙光義有意為之。只要自己能做皇帝,只要能把帝位傳子,他就“甘作弱國,不以為辱”。那麼,我們對他的評價就應該和對趙匡胤的評價區別開來。趙匡胤至少在兩個方面還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其一是他結束了五代以來53年的一個大亂世,開啟了長達320年的一個治世。其二是趙匡胤倡導了一系列相對寬容的政策,對推動思想解放,促進生產發展都起了積極作用。趙光義所起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造成整個宋王朝積貧積弱,這絕對不是一件好事。張其凡《宋太宗》一書中對趙光義的評價是:
“宋太宗其人對於歷史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否認的。”
txt小說上傳分享
長保和平的澶淵之盟(1)
宋王朝第三代皇帝宋真宗趙恆一輩子所做的惟一的一件大事,就是在公元1004年的冬天與遼國簽訂了一個長期的和平友好條約——維持了百年和平的澶淵之盟。
澶淵郡是個古地名,後來叫做澶州,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濮陽市。當時澶州地跨黃河兩岸,是南北交通的咽喉要地,所以“造舟為梁”也就是用船隻建起了一座永久性的浮橋,連線南北兩城。在這裡簽訂的條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