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同時拉攏江南的鉅商,為將來吞併江南東道做準備,沒想到天子居然調我去隴西和河西,完全南轅北轍了。”
李泌淡淡笑道:“但殿下也賣掉了一百五十艘大船,應該也有另外一種準備吧!”
李鄴點點頭,“先生說得對,我父親給我的信中也提到了朝廷會調我去隴右的可能。
所以我確實有兩手準備,一方面去江南,另一方面去西北,只是我以為天子讓我去江南的可能性比較大,卻沒有想到天子最後選了西北。”
旁邊仇玄道:“據說李輔國和魚朝恩主張讓殿下去江南西道,但韋見素堅決反對,正是他提出讓殿下去西北,天子也最終採納了他的方案!”
李泌也微微笑道:“他們提出什麼方案其實不重要,重要是殿下願意放棄荊襄嗎?”
李鄴苦笑一聲道:“坦率說,我有點不捨,好容易才控制了荊襄,就這樣放棄,我覺得自己的心血白費了,又要重頭去隴西、河西艱難創業,我不知道自己是傻子,還是聰明人?”
李泌笑了笑道:“但我認為殿下一定會選擇隴右和河西!”
“為什麼?”
“因為殿下在奪取長安後,滅大唐易如反掌,只要當時和安祿山達成一個協議,殿下就能坐等大唐被安祿山滅亡,然後開始建立自己的王朝,但殿下沒有這樣做,而是選擇了大義。
在關鍵時刻,殿下一定會選擇大義,而非私利,去隴右和河西也一樣,殿下絕不會坐視隴右和河西被吐蕃吞噬,一定會選擇大義,重新奪回漢家江山。”
李鄴很清晰地記得這段歷史,安史之亂後,西北唐軍全部東調,隴西、河西盡失,安西和北庭最終也失去了。
上百萬農耕漢人淪為吐蕃人的奴隸,被押往吐蕃做牛馬,當他們回頭最後看一眼家鄉,無數人悲痛欲絕,跳崖自盡。
雖然荊襄富庶,江南更是魚米之鄉,但想到那段悲痛的歷史,李鄴覺得這就是上天賦予自己的責任,讓自己來到大唐。
安史之亂朝廷最終可以剿滅,但西北一去四百年,漢人衣冠盡斷,就算再艱難,他也必須擔負起這個責任。
李鄴最終緩緩點頭,“先生說得對,我絕不會坐視隴右和河西被吐蕃人佔領,也絕不會讓數百萬漢民淪為吐蕃人的奴隸!”
李泌點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就和朝廷談判吧!獲取最大的利益,讓出荊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