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擴軍備戰 (第1/2頁)

自從經濟危機爆發之後的兩年,德國政府除了透過加強國家調控,在經濟方面挽救危機之外。

軍事方面,德國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民族工人黨上臺後,政府便頒佈了1項有關擴軍的計劃。

在這項秘密報告中,政府要求軍隊在4年內完成部隊的整頓和訓練,以便應對隨時可能到來的世界大戰。

如果是1支空白的軍隊,短短4年時間自然是不夠用的。

好在德國軍隊的建設並非是從0開始的。

德國人的復仇並非始於斯特拉瑟上臺,早在《凡爾賽條約》簽署的那1刻就著手進行中。

根據條約,作為戰敗國的德國軍隊面臨著1系列嚴苛的規定。

不僅在數量上被限制在10萬人以下,同時禁止研發坦克、軍用飛機等先進武器,不得組織空軍,海軍不允許擁有潛艇。

戰前德軍的大腦——總參謀部被勒令撤銷。

德軍1方面迫於無奈執行條約的規定,自斷臂膀,另1方面也在暗中臥薪嚐膽,在裁軍中儘可能保留積蓄力量,西克特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作為斯特拉瑟上臺前德軍的“6軍總指揮”(事實上是德軍總負責人),西克特成為塑造新軍的靈魂人物。

他以傳統的普魯士精神為建立新軍的根基,認定未來的德軍將是1支數量少但具有高度機動性、訓練有素的職業部隊。

在塞克特的精挑細選下,大量臃腫、不合格的兵士從德軍中裁汰,剩下的人員則成為了百里挑1的精兵悍將。

包括隆美爾、古德里安、曼斯坦因、龍德施泰特等當時還默默無名的小兵,在這1時期都被西克特慧眼識珠保留下來。

這10萬人雖然數量少,但在西克特的精心指導下,即使是小兵都成了“能勝任中下級軍官的職務”的高職業素養軍人。

西克特十分重視官兵的教育文化、操作現代武器、熟悉通訊手段的實踐能力,每半年1次進行1次軍事演習。

甚至為了避開條約限制,而讓士兵在紙質木質的坦克飛機上訓練戰術,從而吸收到了最先進的機械化作戰思想。

此時的德軍已經被西克特調教成1副精幹的骨架,只需要往裡面填充足夠的肉質,就能立馬成為了1具生龍活虎的健碩身軀。

不過,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擴張上百萬的軍隊,不單單要有豐富的人力儲備,也要有足夠的軍工廠為這些人提供充足的彈藥武器。

所以將民用經濟轉軌到戰時經濟,盡1切可能開發德國的戰爭潛力成為了當務之急。

為此,民族工人黨在1929年擬定了1份《4年計劃》發展方案,要求在4年時間內做好打1場大規模戰爭的準備。

這份計劃的具體內容包括,將德國企業稅率從1929年的5%至20%逐步提高到1933年的40%。

監督企業的產品和管理方式,保證他們生產更多符合軍事要求的戰略物資;

建立價格委員會,對企業工資設定、資金走向進行嚴密控制,將全國的工業資本吸引到國家需要的專案上來。

尤其是在戰時急需的燃料、橡膠、化工生產上重點投入,保證能夠自給自足。

要完成這些事情並不算困難,現在德國所有的企業,尤其是軍工企業已經被高度國有化了。

在格里戈公司的調控下,政府可以隨時要求他們生產任何所需要的產品。

更重要的是,格里戈公司生產的產品是屬於國家的,所以國家只需要付人力費和成本費,這大大降低了財政的壓力。

《4年計劃》的效果很快體現在德國軍工業上面,德國順利的完成了前兩年的指標,如果按照這個進度,

最新小說: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頓黑打! 乖軟宿主!釣懵了末世偏執怪物 林鵬的宋朝之路 現代魂耀古:宇軒傳奇錄 水滸之書生王天下 四合院:重生54,開局成為戰神 重生辭官:祝她和白月光鎖死 趙匡胤演義 從質子到千古一帝 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 苟到最後,我成了一方雄主 斬神:開局復活術,我要你站起來 四合院:開局請何大清迴歸 哎呦,誰家權臣抱著昏君親呀 大明抄家王 穿到古代後我成了小哥兒 不是死遁,我只是衝業績! 重生清末之傲視列強! 重生大明1635 這個流氓太正經,女帝怒罵大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