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的速度愈來愈快,操控性愈來愈好,火炮威力愈來愈大,複製納爾遜的成功的機率愈來愈低。所以,英國人雖然以此戰法取得了特拉法加海戰的輝煌勝利,但《戰鬥教範》裡面的,依然是“一字長蛇”,而不是什麼“雙龍入水”。
不過,這個“雙龍入水”,雖然不是海軍的主流戰鬥隊形,但一條長長的艦隊一變為二,拿來給御姐“演陣”,還是好看得很,所以,依然被列入了演習計劃之中。
制定演習方案的時候,關卓凡表示,要“以雙縱隊戰鬥隊形,向納爾遜勳爵致敬”。喬百倫、柯烈福、海曼奇、狄克多等一班英國顧問聽了,大為激動,紛紛表示,親王殿下做出的,是“英明而高尚”的決定。
汽笛長鳴,受閱編隊開始“變陣”了。
“射聲號”後面的“海軍中將號”,首先左轉,駛出編隊,和“射聲號”並列,擔任下風縱隊的長官艦,兩艦相距兩鏈左右;接著,原“海軍中將號”後面的“馬里蘭號”前移,填補上風縱隊中“海軍中將號”留下的位置;再次,“馬里蘭號”後面的“傑斐遜號”左轉,駛出編隊,排在“海軍中將號”之後,成為下風縱隊的次艦。
上風縱隊中,“密西西比河號”前移……
如此這般,這般如此,直到“弗吉尼亞號”前移到位,單縱隊戰鬥隊形便變成了雙縱隊戰鬥隊形:上風縱隊,“射聲號”打頭,共十一隻軍艦;下風縱隊,“海軍中將號”打頭,共十隻軍艦。
“一字長蛇陣”變成了“二龍入水陣”。
海面上,汽笛長鳴,黑煙滾滾,鉅艦往來;“冠軍號”前艦橋上,關爵帥在“磁碟”上縱橫捭闔,一眾“艦船”,穿花蝴蝶般,左轉前趨,無不如意。
聖母皇太后慈顏大悅,連連點頭:厲害,厲害!
慈禧的興奮,不僅僅是因為覺得“厲害”,更是因為:這麼“厲害”的“陣法”,我一個女人家……居然看懂了!
關卓凡準備的這套“兵棋推演”,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雙龍入水”之後,今天要演練的第三種、也是最後一種“陣法”,叫做“大雁展翅”。
這個“大雁展翅”,其實就是鐵甲艦時代海戰主流戰鬥隊形之一的“雁行陣”。
本時空,首創“雁行陣”——至少是“首創者之一”吧、並因此而載入煌煌史冊者,關爵帥卓凡是也。
*(未完待續。。)
第一三四章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雁行陣”,也叫“楔形陣”。一艦居中,分隊其餘艦隻兩旁排列,形成倒“v”字的隊形,猶如雁行長空,因此得名“雁行陣”。
這種“陣法”,迄今為止,從未在實戰中使用過,美國人沒用過,保守的英國顧問們更加是興趣缺缺。
在演習中加入這個“陣法”,主要出於關卓凡的主張。
關卓凡聲稱,他的靈感來自納爾遜勳爵的“雙縱隊戰鬥隊形”。不過,納爵爺的“雙龍入水”,我艦隊垂直於“一字長蛇”的敵艦隊,接敵過程中,主要靠首艦的艦艏炮擊敵,火力實在是弱了一點,能否成功楔入敵陣,過於依賴主帥的指揮能力。這個,非英明神武如納勳爵者不能辦啊。
還有,這種“陣法”,對整支艦隊的紀律、素質、通聯能力,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這個,亦非大英帝國皇家海軍不能行啊。
為了降低難度,我覺得,是否可以對“雙龍入水”稍稍做個調整?你們看啊:合二為一,變“雙龍”為“雁行”——如此一來,接敵過程中,雖然還是主要以艦艏炮擊敵,但整個分隊所有艦隻的艦艏炮都可開火,火力大大增強了;另外,分艦隊所有艦隻,彼此可見,距離也近,通聯就會容易許多啦。
嗯,各位以為如何呀?
關卓凡